返回首页 塞尚的画 马奈油画 德加名作 雷诺阿画 毕沙罗画 纳兰霍画 高更的画 列宾作品 拉斐尔画

毕沙罗-最坚定的印象派大师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1830年生于安的列斯群岛的圣托马斯岛,1903年卒于巴黎。在他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在他去世后3年,“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录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毕沙罗是惟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


    1、蓬图瓦兹的雅莱山 毕沙罗 法国 1867年 布面油画 87 x 114.9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看过毕沙罗1867年的这幅《Jalais Hill, Pontoise》后,称誉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三四位大画家之一。他的笔法坚实粗放,有大师的传统。这样美丽的画幅只能出自一个诚实者之手。”蓬图瓦兹(Pontoise),法国北部城市,法兰西岛大区瓦勒德瓦兹省的一个市镇和该省的一个副省会,距离巴黎市区大约34公里。毕沙罗和塞尚曾长期居住于此,并以这一地区的风光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印象派油画作品,包括这幅《蓬图瓦兹的雅莱山》。

 

    2、手拿长棍的牧羊女 毕沙罗 法国 1881年 布面油画 81x64.7cm 巴黎奥赛博物馆 
  
毕沙罗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人物绘画作为创作的中心,只把风景作为人物日常活动的场景。这幅画就是人物创作的代表作。整个画面以人物为中心,小女孩穿着朴素,身体歪斜,坐在草地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眼睛专注地看着树枝的末梢,神态悠闲,一个活泼可爱又对生活无奈的农村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幅画参加了1882年第七届印象派画展。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毕沙罗是唯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

 

     3、蓬图瓦兹的坡地 毕沙罗 法国 1873年 布面油画 61x73cm 巴黎奥赛博物馆 
  
这幅画捕捉到了春天早晨的寒光中乡间独特的一面,包含的众多元素让它成为不朽的作品。毕沙罗一家1873年初迁至距巴黎市区约34公里的北部城市蓬图瓦兹,前后住了十年。这些房子都是较新的建筑,不远处却有一个古镇。毕沙罗在画中着重勾勒了山坡上拥挤的村舍,厚重巨大的山坡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只给天空留下小小的一端。他为作品选择了柔和的色彩,把重要的位置给了传统的乡间活动,就是以前米勒钟爱的主题——犁沟整齐的田地、小片的菜田以及老农缓慢的步伐。整幅画透着健康的乡村气息,给人以丰满而古老的印象。由光秃泛青的树木、冒烟的烟囱以及耕得井然有序的田地构成的早春景色,欲发地给人加深了这种印象。这幅画参加了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4、林中浴女 毕沙罗 法国 画布油彩 1898年 60x73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画家毕沙罗曾有“点彩派始祖”之称,他在这幅画里运用点彩的技法,把树丛、小溪、河岸及浴女都分析为冷暖彩点,因而产生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效果。物象的轮廓不明晰,却与环境、背景相融合。幽静的林中空地,阳光灿烂,一青春少女正要洗浴,她裸体坐在岸边,正要下水。画家以艺术的语言方式,赞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赞美了青春生命的美好。

 

    5、蓬图瓦兹附近的艾尼丽街 毕沙罗 法国 1874年 布面油画 55x92cm 巴黎奥赛博物馆
  
这幅画展示了蓬图瓦兹附近的田园风光,马车、车上的男女,行人、伫立田间的男女,以及高高的挺拔的树木,构成了美丽、安谧的画面,它的主调是春天的绿色和较为柔和的笔法。毕沙罗一家1883年前一直住在埃尔米塔日街。这条街把瓦兹河畔和艾尼丽路连在一起。艾尼丽路通向往北八公里处的小小的艾尼丽村。毕沙罗再一次离开大城市,醉心于附近尚保留完好的小镇的乡野气氛,同时又不因此而回避对这条他走了十年的街道所做的现代化改造。事实上这条加高的路和画中右边的小桥就刚刚被改造过。但这些改造与周围的风景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丝毫没有影响画面的和谐和温馨。

 

    6、洛德希普林恩火车站 毕沙罗 法国 1871年 布面油画 73x92cm 英国伦敦可陶德学院画廊
  
这是一幅柯罗式的风景画。25岁的毕莎罗在万国博览会上,一下子被柯罗的风景画吸引住了,这决定了他终生走风景写生的艺术道路。他后来曾专程拜访过柯罗,并得到柯罗的指点和教导。60年代中期,毕莎罗是以柯罗的学生自居,参加沙龙画展,直到70年代他的画风还受着柯罗风格的影响。在这幅作品中,我们明显感觉到运用柯罗的表现手法创作,单纯清新的蓝绿色调和朴素优雅、带有古典韵味的幽静气氛显而易见,画法沉稳,虽有柯罗影响,但仍然是毕莎罗的。

 

    7、蒙马特大街 毕沙罗 法国 1897年 布面油画 73x92cm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这是一幅境界宽广的城市风景画,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精心地捕捉了俯瞰的蒙马特大街车水马龙的喧嚣情景。他放弃了固有色的观念,以补色体现景物的明暗变化,用原色做适当调整。以细碎的笔触体现光的颤动,造成模模糊糊的形象。画面中街道宽广,行人与马车都是速写而成的,简练、灵动,景物朦胧模糊、跳跃闪动,各种暖灰、冷灰、深灰、浅灰构成一幅格调高雅的城市风景。

 

    8、通往卢弗西埃恩之路 毕沙罗 法国 布面油画 1872年 60x73.5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毕沙罗风景画是向他的老师柯罗学习的,但决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一种特有的灵敏悟性,把柯罗的画法完美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熟练技巧和潇洒格调之中,以极其自然的形态出现在画面上。从这一幅《通往卢弗西埃恩之路》中看到的既有柯罗影子,但更多的是毕沙罗自己的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柔和深远的云天,给人的时空和色彩的感觉妙极了,这种印象的真实感能唤起每个人如同身临其境的回忆。

 

     9、村落·冬天的印象 毕沙罗 法国 1877年 布面油画 54.5x65.5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在这幅画中,毕沙罗尝试运用塞尚式的较为阔大、稳重、坚实的笔触代替他原有细碎的笔触,其色彩也有类似塞尚式的单纯冷暖过渡,色块铺垫得厚实,富有平面感,画面很有力度和分量。但整个画面比塞尚活泼且含温情。

 

     10、菜园和花树 毕沙罗 法国 1877年 布面油画 65.5x81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毕沙罗真正属于早期印象派风格的代表作品,形成于70年代后期,画家在1877年作的这幅《菜园和花树·蓬特瓦兹的春天》就比较典型。他运用细小的笔触点画造型,色彩的配置过渡非常微妙、丰富、沉稳与厚实,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毕沙罗画法。这种画法和后来的修拉点彩派画法有相似之处,但内在气质不同。这幅画给人以轻松、愉快、充满生机之感,画家像是一位歌手,在用欢畅的笔触赞美春天诱人的景色。

 

    11、两个年轻农妇 毕沙罗 法国 1892年 布面油画 89.5x116.5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这幅《Two Young Peasant Women》画中,毕沙罗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朴实而勤劳的田间妇女。哈代有一首歌颂劳动妇女的诗《我们这些田地里的女人》:雨下的多大呀,当我们劳作在燧石梳灰地,不能站在山上,给切割磨剪下大头菜,湿漉漉浸透了我们——啪啦,啪啦,啪啦;雨下的多大呀!雪下的多大呀,当我们穿过燧石梳灰地,去大谷仓拔芦苇,因为我们没办法切一棵大头菜。——雪花在每个门口每个窗框上:雪下的多大呀!阳光多闪耀,当我们从燧石梳灰地,又一次去从伺弄奶牛干起,在欢笑的草地,和六十只奶牛,还有奶桶、歌、以及爱——多么轻率:阳光多闪耀!

 

12、收获 毕沙罗 法国 1901年 布面油画 53.9x64.7cm 加拿大渥太华国家画廊 

 

13、蓬图瓦兹的偏僻住户 毕沙罗 法国 1867年 布面油画 151.4x200.6cm 美国纽约古金汉博物馆

 

14、干草堆的农妇 毕沙罗 法国 1889年 布面油画 73x60cm 私人收藏 

 

15、收获季节 毕沙罗 法国 1876年 布面油画 70x60cm 巴黎奥赛博物馆 

 

16、草垛休息 毕沙罗 法国 1891年 布面油画 65.4x81.3cm 美国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 

 

17、珍妮画像 毕沙罗 法国 1872年 布面油画 72.7x59.5cm 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 

 

18、自画像 毕沙罗 法国 1903年 布面油画 41x33.3cm 英国伦敦泰德画廊 

 

    毕沙罗生平: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1903年11月13日,毕沙罗离开了人世。在他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在他去世后3年,“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录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莫奈是发起者,并且以自己的作品给这个画派命了名。但是,要说这个画派的真正领袖,那么,非毕沙罗莫属。他是惟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
    毕沙罗1830年7月10日出生于西印度群岛中的圣托马斯岛,祖籍法国波尔多。父亲在岛上开了个百货店,生意挺红火,算得上当地的一个富商。他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毕沙罗呢,却在巴黎上学时迷上了绘画。回到岛上后,他在父亲的店里干活,一有空就跑到外面写生。他想专门画画,父亲不许,5年后,他毅然离家出走,流浪到委内瑞拉。在那里,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批油画。最后,父母不得不妥协,送他去法国学习绘画,在学院派大师的画室里练习人体。日子一长,他受不了学院的那种单调沉闷。他喜欢大自然,爱到学院派大师们不屑一顾的粗野的乡村里去作画。这种爱好决定了他在沙龙的命运。 
    1859年,他的作品入选沙龙。而其后,则连续两次落选。就在那时,他因为和母亲的女仆相爱同居,家里面因此不再给他资助。他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画又卖不出去。为了糊口,他甚至不得不去做油漆工———好在画刷跟油漆刷差别不大。妻子也下到田间,拼苦拼累地挣点子小钱。贫穷没有能击倒这位坚韧的画家。在给一个朋友的信里,他说:“绘画使我快乐,它是我的生命,其他无关紧要。”作家左拉在看过他1867年的《雅莱山,蓬图瓦兹》后,称誉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三四位大画家之一。他的笔法坚实粗放,有大师的传统。这样美丽的画幅只能出自一个诚实者之手。”
1870年,毕沙罗被普法战争赶至伦敦,在那里认识了画商保罗·丢朗-吕厄,他后来成为毕沙罗艺术最重要的赞助商。而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勃尔、透纳等的作品则是他此行的另一个意外收获。他的色彩因此变得欢畅明亮。
    由于总是被沙龙拒之门外,1874年,莫奈提出搞个独立展览,跟沙龙对抗,毕沙罗等画家大力支持。于是,一个以“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为名组织的联展开幕了。可是,他们得到的只是一片哄笑和讥讽。当时一位极有影响的评论家说:“那些自封为艺术家的人,拿起画布、颜料和笔,胡乱涂抹一番,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大作。这群家伙爱慕虚荣近乎疯狂。应该让毕沙罗懂得,树不是紫色的,天空也不是新鲜的牛油色。在乡村里,我们找不到他画的那些。”
    连续几次展览的失败,连当初雄心勃勃的发起者莫奈也萌生去意。当1879年准备第四次展览时,他终于屈服,把自己的作品送向沙龙,退出了印象派团体。德加骂他是“叛徒”。这进一步加剧了团体内部的不和与分裂。
    毕沙罗静静地坚守着,他没有野心,当团体内部卷入争吵之中,他的坚定、安详、平和、谦逊、智慧与热诚,不仅为他赢得了尊敬,也使他成为这个团体的稳定因素和实际上的领袖。他先后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参加联展。 
    毕沙罗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却在其中努力发掘诗意之美和快乐之光,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一切事物都有美,问题在于怎样把它表现出来。”晚年的毕沙罗仍然创作不辍,由于丢朗-吕厄的成功,他的生活也随之改善。60岁后,由于腿病,他无法再深入大自然中写生,就天天在窗边作画,直到病逝。

印象派团体中的“中流砥柱”——毕沙罗
   
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堪称印象派团体中的“中流砥柱”,尽管其他几位印象派大师的“社会知名度”比他大,但总体作用仍有所不同。 
  塞尚、高更等都称自己是毕沙罗的学生。他是唯一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不管外界有多大的压力,也不管内部有多大的纷争,毕沙罗静静地坚守着,先后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参加联展。 
  出身商人之家的卡米耶·毕沙罗不愿随父亲经商。但到了法国学画,他生活窘困,画卖不掉,不得不做油漆匠来谋生。但他说:“绘画使我快乐,它是我的生命,其他无关紧要。”作家左拉在看过他1867年的《雅莱山,蓬图瓦兹》后,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三四位大画家之一。他的笔法坚实粗放,有大师的传统。这样美丽的画幅只能出自一个诚实者之手。” 
  毕沙罗也曾一度追慕点彩派创始人乔治·修拉的风格,并以这种技法画了一些作品,但不久以后便认识到,点彩技术不适合自己的气质,还是要诚实地以自己的风格来创作。这幅1873年画的《蓬图瓦兹:埃尔米塔日的坡地》,仿佛能让人嗅到乡村清新气息。那专注于农时的老农,让人觉得有点像毕沙罗本人。60岁后的他,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因腿疾而不能行走,就天天在窗边作画,直到病逝。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海阔中文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