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世界名画 中国名画 名画欣赏 印象画派 人体名画  名家名画 名画百幅 卢浮宫画 艺术流派

凡高系列(4):巴黎时期(上)

     巴黎时期(1886年2月—1888年2月20日),1886年2月底,当凡高踏在巴黎的土地上时,提奥还并不知情。凡高给弟弟留了个便条,约到卢浮宫旁的一家画廊见面。突如其来的相聚令人格外惊喜,凡高与弟弟提奥同住,我的好兄弟,这下我可用不着给你写信了!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梵高结识了高更、贝尔纳、劳特累克、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还结识了经营绘画用品的唐基。这一时期的梵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68、画架前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 1886年春 巴黎 布面油画 46.5x38.5cm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凡高创作进入巴黎时期(1886年3月—1888年2月20日)。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凡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在弟弟提奥(当时在巴黎,提奥是颇有名气的画商,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很好)的介绍下,梵高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画家,比如劳特累克、高更、修拉、毕沙罗等。在受到印象派影响后,梵高的画风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明亮起来。他还在创作中吸收了印象派的一些技法,如点彩法等。这一时期梵高开始了大量的自画像的创作。这幅是凡高创作的第一幅油画自画像, 暗色调, 画于他刚刚抵达巴黎的时候。1886年2月底,凡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凡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 在巴黎期间的28幅自画像中, 只有两幅表现了作画时的凡高, 而且它们分别是标志着他在巴黎两年生活的开始和结束。

 

    69、戴黑毡帽的自画像 1886年春 巴黎 布面油画 41.5x32.5cm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对一个到巴黎来闯世界的无名荷兰画家来说, 伦勃朗是他羡慕的榜样。这幅自画像不管是自我欣赏之作也好,还是向他的荷兰同胞伦勃朗表示敬意而作也罢, 似乎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参照了伦勃朗的风格。在这幅自画像里, 凡高穿着短上衣, 系着围巾, 帽子稍向后仰, 好像刚刚抵达巴黎的样子。

 

    70、铃鼓和紫罗兰 1886年春 巴黎 布面油画 46x55.5cm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巴黎的克利希街有一家咖啡屋叫“铃鼓”咖啡馆,其店里的桌子椅子等物件形状都像铃鼓,故名铃鼓咖啡馆。铃鼓又称手鼓,是维吾尔等族的打击乐器,这幅画中的紫罗兰花束就是置于铃鼓之上的。凡高在“铃鼓咖啡馆”的活动很可能是受到过劳特累克的鼓励, 劳特累克曾给咖啡馆画过一幅长筒铃鼓图。但也很可能是由于凡高与咖啡馆的主人塞加托里有同居关系; 对于这幅画之类的作品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有人说那是求爱的花束, 有人说那是换饭吃的画作, 也有人说那是打算卖的作品。 

 

71、坐着的女孩 1886年春 巴黎 布面油画 27x22.5cm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藏

 

72、蒙马特风景 1886年春 巴黎 布面油画 45.6x38.5cm 爱尔兰国家美术馆

 

73从蒙马特看巴黎 1886春 巴黎 布面油画 38.5x61.5cm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

 

     74、巴黎的屋顶 1886年夏 巴黎 布面油画 44.5x37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这幅画的内容是从蒙马特丘陵的一角眺望巴黎景色。在这幅画中, 凡高使用色彩的并置法代替明暗阴影。这种构造画面的手法, 似乎是从印象派学来的, 但色调尚未脱离由补色混合的灰色调, 不过却出现了以往所未有的轻快笔触与明朗的律动感, 非常吸引人。

 

    75、布吕特芬风车 1886年夏 巴黎 布面油画 46.5x38cm 东京石桥艺术博物馆
  
这幅《布吕特芬风车磨坊 Le Blute-fin Windmill》画于1886年夏天。风车、小屋、围墙、草丛、地面及部分天空等均使用了厚涂法。对于当时认识的毕沙罗、莫奈等印象派画家所特有的线条轻快感、肥瘦感, 他多少受到一些影响。在蒙马特画风车的作品, 先后共有9幅, 将这一幅与半年后画的另一幅比较, 后者的笔触较细, 也有分割, 较接近于点彩派。大地的稳重及超现实的开拓, 给他的艺术带来了未曾有过的轻快感。但在这幅画上, 轻快感仍停留在现实的动感中, 尚未成为意念自在的飞翔(有如烟火一般消失于虚空中), 反而让人感到地面的坚固与稳重。 

 

76菊花和其他花卉 1886年夏 巴黎 布面油画 49.5x61cm 加拿大渥太华国家画廊

 

77、蒙马特的小坡路 1886年夏 巴黎 布面油画 22x16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78、卢森堡花园 1886年6月 巴黎 布面油画 27.5x46cm 私人收藏

 

79、巴士底日庆典街景 1886年夏 巴黎 画布油彩 44x39cm 温特图尔弗洛拉博物馆藏

 

80、俯看蒙马特尔的望楼 1886年秋 巴黎 木板油彩 44x33.5cm 芝加哥艺术协会藏

 

81、巴黎郊外 1886年秋 巴黎 纸板油画 45.7x54.6cm 私人收藏

 

82、碗中的向日葵、玫瑰和其它花 1886年8-9月 巴黎 布面油画 50x61cm 德国曼海姆艺术机构

 

83、绿鹦鹉 1886年秋 巴黎 布面油画 48x43cm 私人收藏

 

84、巴黎布洛涅森林 1886年秋 巴黎 布面油画 37.5x45.5cm 荷属库拉索岛基金会收藏

 

    85、自画像 1886年秋 巴黎 布面油画 39.5x29.5cm 海牙公共博物馆
  
凡·高为自己画的自画像中也曾反复出现这种专注的目光或者说目光犀利的表情。在这幅自画像中就出现了这种神态,画面上红红的面孔和胡子醍目地衬托出黑色的眼睛,人物的神态坚毅而果断,下巴微翘,上衣翻领和中产阶级衬衫白硬领的开口上方是人物的头。 

 

     86、布吕特芬風車磨坊 1886秋 巴黎 布面油画 55x38cm 荷兰沃兹勒市立博物馆
    
2010年,这幅被世人嘲笑是“假画”达35年之久的梵高画作《布吕特芬风车磨坊》,被鉴定的确是梵高真迹,成为自1995年以来首幅被认证的凡高作品。画作主人汉尼马于1895年出生于荷兰一个热衷于艺术收藏的富裕家庭,上世纪30年代,他曾任鹿特丹一座博物馆的馆长。1975年,汉尼马以6500法郎购得《布吕特芬风车磨坊》(Le Blute-fin Windmill)这幅画,他坚称这是梵高作品,但艺术界认为他专买未署名、无鉴定书的作品,几乎都是假画。汉尼马在去世的前一年即1984年,将这幅画赠予凡达西博物馆。由于这是汉尼马的收藏,多年来没有人留意到这幅画,直到2010年终于“咸鱼翻身”。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研究主管路易斯·凡·蒂博认为此画非比寻常,它表现的是巴黎人在蒙马特登木楼梯上大风车的情景,画布上粗略地涂抹着鲜亮的色彩,充分表现了那个时代凡·高的典型画风。凡·蒂博认为这是画家1886年住在巴黎的时候创作的。

 

     87、蒙马特露台咖啡馆 1886年10月 巴黎 布面油画 49x64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是凡高画的无数咖啡馆中的一个,不是在阿尔,是在蒙马特。记得有一首诗非常有意思:一千年一万年,也难以诉说尽,这瞬间的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里,在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马特,蒙马特在巴黎,巴黎是地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这个“蒙马特”,又叫“蒙马特高地”,其实是巴黎北部突然隆起的一座小丘,海拔130多米,这对于处在盆地之中的巴黎而言,可谓是上帝造就的一处最佳的“观景阳台”。这观景阳台上的咖啡馆是不是也很特别啊!把一间像篱笆围起来的咖啡馆点染成茫茫世界上一个浓色暖调的温馨角落。

 

    88、画商里德的肖像 1886-1887年春 巴黎时期 纸板油画 41.5x33.5cm 格拉斯哥艺术画廊和博物馆
  
画商亚历山大·里德与文森特和提奥两人都是朋友。在后来几年中,文森特在信中常常批评里德,导致他们之间关系的恶化。里德对他们之间的磨擦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有天他向文森特表露自己和情妇的不和,而文森特也同样沮丧,因为他在经济上完全依靠提奥的帮助。文森特于是“勇敢地”提议自杀。在这里德看来,这种解决方式太过激烈,而文森特继续着这种可怜的准备,于是他决定避开。 

 

    89、唐基老爹 1886-87年冬 巴黎 布面油画 47x38.5cm 哥本哈根私人收藏
  
凡·高为蒙马特尔的颜料商唐基老爹所画的象征主义风格的肖像更具理想化的合作者色彩。唐居伊是位社会主义者并且曾经是巴黎公社的社员,按照他那个阶层人们的习惯,大家称他为老爹,他的名气来自他的好心肠——他店里的美术用品可以赊购,并且经常资助尚未成名的画家。在凡高看来,唐居伊非常讲究信誉,是个人品非常好的人。他为唐居伊所画的三幅肖像完全可以被认为代表了理想化的画商形象。其中本幅肖像注明是1887年1月所画,画中把老颜料商画成一位系着围裙的工人。 一个世纪后,凡高传奇式的绘画生涯为他带来无比的声誉时,唐居伊曾以300法郎卖出的"鸢尾花"变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现代绘画作品。

 

     90、一双鞋子 1886-1887年 巴黎 布面油画 37.5x46cm 私人收藏
    
梵高的这幅作品完成于1886-1887年,完成的具体月份一直有争议。在2006年11月7日纽约苏富比的拍卖成交价格为897.6万美元。这双鞋子是一系列五幅作品之一,是私人收藏的唯一一幅,其他四幅分别藏于阿姆斯特丹的国立美术馆,福克美术馆,巴尔的摩美术馆。这双鞋并不是梵高穿成这样子的,而是专门在跳蚤市场上购买的一双“笨拙、笨重”的崭新的农民鞋,他在巴黎泥泞的街道上徘徊数周,以便鞋子看上去更加风化沧桑。

 

     91、戴灰色毛毡帽的自画像 1887年 巴黎 纸板油画 41x32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此幅《自画像》是梵高于1887年所绘,被认为是梵高艺术生涯的代表作。据阿姆斯特丹馆长TacoDibbits先生介绍,时年34岁的梵高爱上了长他15岁的酒吧经理,但是这段恋情没持续多久就因双方不断争吵而结束。梵高在画这幅画时,特意戴上礼帽穿上夹克,还系了丝巾,以此显示他城市居民的身份。但显然他对这身装束并不情愿,这从他严肃的眼神中就能看出。 

 

    92、塞加托里坐在铃鼓咖啡馆 1887年2-3月 巴黎 布面油画 55.5x46.5cm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自1887年的春天起, 文森特便常去克利希街的铃鼓咖啡屋, 画中的妇女就是这间咖啡屋的女主人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里, 以前曾当过德加的模特儿, 跟凡高曾有过一段时期的深交。画中她坐在一张桌子前,其桌面和凳子的形状都像铃鼓,铃鼓又称手鼓,是维吾尔等族的打击乐器,所以叫铃鼓咖啡馆。在这一幅画上可以看到凡高在店内的墙壁上, 装饰着他喜爱的日本版画, 并与贝尔纳、高更、劳特累克等利用此店举行画展。这一幅画用细微的笔触所形成的律动交响与色彩并置的手法, 表现出他有一段时间曾学习过修拉、西涅克的点彩法。 

 

    93、克利希林荫道 1887年2-3月 巴黎 布面油画 42.5x55cm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铃鼓咖啡屋位于克利希街的62号, 凡高和提奥同住的公寓也在这条街附近。这一幅画采用了色彩视觉混合、色彩相互渗透和笔触的轻妙律动, 以表现街道上早春的气氛。在右方的树木是横线笔触, 让欣赏者感到一种看不见的空气流动。这些与前景道路散落的笔法相映衬, 构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空间流动感。色彩上则使用淡紫、淡褐与蓝色为基本色调, 这种色调是来自于日本的版画。在巴黎时期, 他想捉住艺术上的轻快感, 便以轻快为主题画了数幅同类的风景画。本图作于1887年春天。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下一页

海阔中文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