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安徽黄山 庐山风光 普陀山 峨眉山

东岳泰山

     泰山,又称东岳,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例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项目。泰山山体雄伟壮观,景色秀丽。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


     1、孔子登临处,位于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始建。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阶”坊。孔子登临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

 

      2、泰山“二虫”石刻,相传此石刻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刘廷桂,外号“刘十二”,因十二岁考中秀才而得此号。相传,当年刘廷桂邀杭州友人登泰山至此,谈及杭州西湖的无边风月亭,刘廷桂受到启发,当即挥毫写下了“虫二”二字,并对朋友说:这里虽无无边风月之亭,但却有风月无边之意。据说当时刘廷桂想直接题“风月无边”,怎奈之前乾隆下江南时题过,因避讳,所以才灵机一动,题下“虫二”,它是繁体字“風”和“月”的字芯,寓意为“风月无边”,所表现出的真正内涵,是说泰山风光的幽静秀美和雄浑深远。

 

     3、泰山中天门,位于黄岘岭脊背之上,海拔847米,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中溪山北侧为东溪,俗称大直沟,古为登岱东路,后废弃。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东为仿古茶楼,西南为中溪宾馆,西北为中天门索道站。

 

      4、泰山南天门,又名三天门。南天门位于十八盘尽头,是登山盘道顶端,座落在飞龙岩和翔凤岭之间的山口上,海拔1460米,山于此为最危耸。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顶的门户。创建于元至元元年(1264年),明清多次重修,建国后又翻修两次。现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风格。门为阁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红墙点缀,黄色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门侧有楹联曰“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5、泰山天街。南天门的东边有一座石坊,这就是著名的“天街”,古称“升中坊”。明代人题额“升中”,意思是古代帝王祭天报告成功的地方。天街,天上的市街,位于岱顶,西起南天门,东止碧霞祠全长0.6公里。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当时的一些店铺老板用实物作为招牌,如“棒槌”、“木碗”、“鹦鹉”等。

 

     6、泰山石刻《天下大观·纪泰山铭》。碧霞祠的东北,有一座山峰绝壁如削,俗称“大观峰”,因为上面刻有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所以又称为唐摩崖。这里是泰山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布满了历代题刻,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即公元725年登封泰山时御笔题写的《纪泰山铭》。这块碑高13.3米,宽5.7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碑额高3.95米,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歌功颂德的纪事碑,曾多次贴金,现在是一片金黄色,可以抵御风吹日晒。碑文书写刚劲有力,是研究唐代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为唐代的兴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于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十三年到泰山举行声势浩大的封禅活动,并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上。由于此碑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所以保护较好。铭文的西侧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云峰”二字,因云雾常聚集于此而得名。峰上原有唐代文学家苏廷撰文、书法家梁升卿隶书《唐玄宗东封朝觐颂》,后来被毁坏。现在峰上康熙所题“云峰”两个大字下有乾隆诗刻《夜宿岱顶作》诗二首。大观峰和云峰上遍布题刻: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汉、青壁丹崖等,现在还能辨认的有七八十处,重重叠叠,密密麻麻;与《纪泰山铭》相映生辉。

 

     7、泰山标志性景观--拱北石。在玉皇顶东侧的日观峰上,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横出,名为“拱北石”,因其形犹如起身探海,故又名“探海石”。石长6.5米,是泰山标志之一,也是登岱观日出的好地方。古人有“才听天鸡报晓声,扶桑旭日已初明。苍茫海气连云动,石上游人别有情”的诗句。有雅兴的游人可攀石而上,或观日出奇观,或赏彩云飞渡,趣味无穷。

 

     8、泰山极顶。泰山山顶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域,拥有很多景点,最著名的是:南天门,天街,白雪亭,弘德楼,碧霞祠,仙人桥,瞻鲁台,拱北石,日观峰,五岳独尊,玉皇顶,唐摩崖刻,宋摩崖刻,孔子庙等。这儿是泰山极顶锁,在泰山顶玉皇庙里看到,这块刻有“泰山极顶海拔1545米”的石碑周边一圈护栏上,层层叠叠的锁相互叠加着,几乎将原先的石护栏全部遮蔽,串成了一道粗大的“锁”护栏,蔚为壮观。

 

      9、泰山仙人桥,在爱身崖西侧。两崖对峙,下临深涧,中有三石衔接抵撑而成桥状。桥南是望海石,巨石坦豁如鸟伏卧,石侧各有一小水槽,每逢雨后,水顺槽而流,如鸟之两翼。明人林古度书刻“双流翼注”,袁洪愈大书“望海”。望海石西南为遥观洞,俗称昭真库,高深幽旷。又南石壁陡峭,为蜕仙岩;又有王老石屋,相传古有王老在此学道得名。稍东为涤虑谷,水西南流,中有独秀峰,俗称石笋。

 

      10、“五岳独尊”,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尽管唐玄宗《纪泰山铭》已有“五岳之伯”赞词, 但明确以“五岳独尊”称扬者, 却首见于石介《泰山》一诗。其文曰:“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 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 龟蒙视觉丸。此为群物祖, 草木莫锄殳。”诗中透露出泰山“独尊”的两个主要依据。一是泰山体量之大。二是泰山存在的时间之久。正是这种时空特性, 赋予了泰山特殊的威严和神圣感。石刻“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去往玉皇顶的必经之路上,海拔1545米。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x42厘米。在其右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

 

11、泰山-高山流水石刻

 

12、泰山升仙坊

 

13、南天门远景

 

14、白龙祠

 

15、碧霞祠

 

16、岱庙汉柏

 

17、岱庙石坊

 

18、河山元脉石刻

 

19、奇观

 

20、弘德楼

 

21、天阶石坊

 

22、黑龙潭瀑布

 

23、青帝宫

 

24、泰山-二迭瀑

 

 
泰山简介:

    东岳,初名岱山,亦名岱宗,为我国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于山东东部,总面积426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1987年5月被联合国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泰山景区分丽、幽、妙、奥、旷五区,其中丽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一段,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称为妙区;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此处林木苍郁,花草茂盛,素有奥区之誉;旷区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这里坦途绿荫,溪深谷幽。 

    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为历代封建帝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赃殿为我国王大官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来。殿内正中奉把“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于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泰!11刻石》。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千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现峰。 

    岱宗坊:建于明代,为泰山之门户。入门不远,路东有王母池,前院为正殿,殿前有王母池和王母泉;后院有七真殿和蓬莱阁。四周浓荫蔽日,为消暑胜地,过去帝王登山多在此小慈。王母池北上不远,牌坊林立,“天门”石坊首当其冲,“孔子登临处”石坊、“无阶”石坊等接碴而至,越“无阶”石坊即到“红门宫”,其名乃因西北崖上有两块红色岩石排列似门而得名。

    斗母宫:一组较大的道观建筑群,前有寄云楼,中有斗母殿,后有听泉山房,东面有潭叠瀑胜景,依山旁水,环境幽雅。经石峪:有一3000平方米的大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全文,字大达半米,笔力刚健道劲,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壶天阁、回马岭、中天门:危峰四起的壶天阁,因阁建在谷底,三面山峦环绕,一面古柏遮掩,若壶中观天。壶天阁稍北即是“回马岭”,传说宋真宗游泰山骑马至此,惧山路陡峭,拨马而回,故名。翻过回马岭,沿山路而上就到了中天门。这里地势开阔平坦,北望南天门,云梯高悬;南瞰众群山,逶迄足下。这里是东西两路汇合处,现建有很多旅游服务设施,可在此小憩和食宿,泰山索道就建在此西首。

    五松亭、十八盘:亭前古松参天。史载,秦始皇游泰山至此遇大雨避于松下,免于雨淋之苦,遂封该松为“五大夫”。由此往前就是险路一八盘了。这里两侧山壁陡峭,中间蹬道盘旋,行人几乎直上直下,不胜有高、陡、危、奇之感。一般把升仙坊以下称“慢十八、以上称“紧十八”,每盘有石阶二百蹬,紧慢十八紧相连,恍如上青天,故有“升仙”之称。

    南天门、碧田祠:攀上南天门,极目展舒,天高地阔,心旷神恰,真有上天之欢快。进入南天门,便是依悬崖、临深谷的平坦“天街”,走过天街就是碧霞词。碧霞词是岱顶上最大的建筑群。词内建筑皆铜铁之瓦,正殿内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铜像。道教认为元君乃东岳大帝之女,是受玉帝之命照察人间善恶之神。大殿前有明代铜碑两座,饲内有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南神门上有歌舞楼。在碧霞词东北大观峰石崖上,摩崖碑刻遍布,其中《纪泰山铭》为唐玄宗封泰山时所书。

    玉皇顶:泰山极顶——玉皇顶,顶上有玉皇殿,顶东有观日亭,顶西有望江亭,顶东南还有拱北石,这些乃为观岱顶四大奇观之处。

 

上一页 | 返回首页 | 下一页

海阔中文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