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100幅之九: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81、含羞草 马蒂斯 1937年 布 油彩 92.7×73.6cm 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亨利·马蒂斯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他也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在1906年后的作品,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追求装饰和形式感,这也是马蒂斯艺术的本质。这一本质和他另外一重雕塑家的身份息息相关。《含羞草》正是马蒂斯的代表作之一。
《含羞草》并不是植物写生,而是深富寓意的人物绘画。画面中是一名穿着蓝色长裙的金发女子。女子的长裙夸张而华丽,白色的褶皱花边装饰着裙子的领口和下摆。膨胀的袖口和灯笼般鼓起的裙身衬托着金发女子的美艳。女子戴着金色的项链,与绾起的金色头发相互照应。她坐在一把镶嵌着金边的古典式红色椅子上,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出椅面上厚重的红色丝绒。她的身后有一束金灿灿的花朵,尽管同为黄色,但是并没有掩盖住头发的光彩。女子的左肘支在椅子扶手上,手指懒洋洋地伸出来,撑着自己的头。她那肥大粗壮的右手上缠着一圈黑白相间的珠链。女子背后的红色墙壁上高挂着镶有人物画的画框。整个画面中,女人的形体夸张变形,却又美得让人惊叹。她艳红的嘴唇仿佛点燃了周遭的沉寂。
这幅画丢开了传统绘画中用丰富的色彩表现明暗、体积的特点,甚至彻底丢开了空间透视法则。画面以平涂的手法,将高纯度的颜色组合构成,使他们之间形成了对比中有和谐,互补中有反差的强烈装饰效果。画面中除了红和黄、黄和蓝,蓝和红等色块之间的对比,以画刀刮出来的纤细的白色线条的表现力也不容忽视。红色背景中的横竖线条相交,黑色背景中的倾斜线条交错,他们都以各自精致的表现力把整个画面融合成一个充满图案性质的画作。画中的人物刻画手法虽然夸张,比例失调,但却出现了一种形散而神似的韵味。
占满空间的蓝色长裙模特儿,是整张画的焦点所在。她的两侧向上沿伸的曲线组合成对称变化的图案。马蒂斯借鉴东方的艺术手法与形式,强调色彩本身的浓度和明亮度,组成了红色、黄色、青色和黑色的节奏,既鲜明又协调有致。《含羞草》是马蒂斯拍摄了十多幅照片作为参考,经过大胆地取舍与夸张造型后完成的。为了取得与宽大的衣裙在造型方面相协调的效果,他特意地把模特的手的比例增大了。
马蒂斯对色彩的把握炉火纯青。当年巴黎秋季沙龙美术作品展揭幕时,一位名叫路易?沃塞尔的批评家被一幅幅用纯色随意涂抹成的油画惊得目瞪口呆。室中间有一尊多那太罗的雕像,批评家指着雕像惊呼:“多那太罗被野兽包围了!”这一句戏言,使西方美术史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流派——野兽派,作为这个流派的灵魂人物,马蒂斯的大名也不胫而走,蜚声世界。
82、吻 克里姆特 1907-1908年间 油画 180×180厘米 现藏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吻》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领袖人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名作,他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一生画出许多刻画女性与裸体的绘画,被人称为“情色画家”。
在克里姆特创作的“金色时期”,他创造了《吻》。当时,克里姆特为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斯托克莱制作镶嵌画,题名为《斯托克莱饰带》。他为这套镶嵌画描绘了一幅草图《满足》以后,构思得到进一步发展,最后画成了他的名作《吻》。在这幅画中,他掺入了波斯、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在画上大量使用金、银箔作为装饰。这个时期克里姆特的大型壁画,大多充满性感诱人的风情,散发出抽象梦幻的色彩。《吻》将这些特点进行突出,并且给予观者一个崇尚神圣爱情的主题。
《吻》是一幅表现了对异性的爱的抽象主题寓意画,男女主人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男人的面部背对观者,看不到他的表情。他的双手轻轻地捧着女人的头,像捧着一块易碎的珍宝,他正深情的亲吻着女主人公的脸颊。男人身上的装饰都是方正色块,由黑白黄三色方块构成,象征了男人棱角分明,坚强的特质。在其腰部拴着一条流动状柔软的腰带,暗示着体内的冲动。女人的线条柔软,展示出女性曲线,在男人的环抱中,她一条手臂搂着男人的脖颈,一只手紧抓着男人的手,闭着眼睛尽情享受着幸福的感觉。她的表情是迷醉的、满足的,甚至似乎还有些害怕这幸福时刻的结束,有点小小的忧愁。女人丰富的的表情弥补了男人没有出现的面部。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圆形图案与流动的线条。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温柔圆润。两人的侧部形象采用重彩和线描,显然是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一片灿烂的金色淹没了甜蜜而感伤的两人,明艳的花朵和缤纷的图案营造出一个绚烂情爱梦幻世界。
两人服装的色彩和装饰有些东方风味,接近日本的图案纹样情趣。画家以图案纹样来区别两性的性别,带有暗示或象征的意味。男人头上草编的花冠和女人发际的星星小花,是甜蜜爱情的象征,与地上的花朵互相呼应。这些灿烂迷人的花朵,有人认为这象征爱情的坚不可摧,但有人认为这是象征爱情是朝开暮谢的花朵,转瞬即会消逝。
《吻》带有浓郁的伤感情调,也带有浓郁的东方装饰风味,使用了日本浮世绘式的重彩与线描。可说是克里姆特画风中最典型的作品。克里姆特的艺术创作曾获得赞美,也引起了激烈的抨击。他在世的时候,有人甚至说他的爱情主题是“梅毒的寓意画”,更有人指责他是“下流画家”、“色情画家”。但是克里姆特却受到青年艺术家的热烈赞誉。在《吻》中,克里姆特忧郁地倾诉着性爱,流露出晦涩与神秘,甚至是梦幻。严谨精致的结构,使这种镶嵌风格的油画具有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感性的线条、雕像般的姿态和丽裳华服,充分表达着肉欲感,同时也创造了无比美妙、极富装饰性的梦幻世界。
83、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 1907年 油画 244×233.5厘米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亚威农少女》是现代艺术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可以说,《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没有它,也就不会诞生现在的立体主义。所以,人们往往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亚威农少女》创作于1907年(也有说1909年),是毕加索早期的立体主义作品,这幅画的题目是诗人萨尔蒙所起的。当时,青年时代的毕加索生活比较贫困,住在“洗衣坊”大楼。而“亚威农大街”当时是巴塞罗那的一条“烟花巷”。这幅画中的女人原型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所以也有人把这幅画称为《青楼少女》。当时的毕加索受到黑人艺术和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的影响,被非洲黑人雕刻那种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从中获得了灵感,开始了他的“黑人艺术时期”的创作。他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把立体要素全部转化为平面性。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人类对神的一种亵渎行为。毕加索曾经说过:“非洲人并不懂人体结构比例,他们所以要作这样的表现,只是由于要故意破坏外形,以改变那些过于容易发现的本质,使之惊奇。”
在这幅画中没有统一的构图,色彩呆板生硬,人物没有了体积感。画中少女们的身体并不肉感、丰盈,反而突出了她们变了形的脸。五个女人背景的色调大部分是以蓝色背景来映衬的。有人说,蓝色使毕加索想起戈索尔那美丽宜人的风光。但最直观的还是一群经过几何形变异了的女人: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最右边坐着的女人的面容十分可怕,似乎刚刚转过脸来向正前方看,她的五官是五人当中最显眼、最庞大的,她像阴间的鬼魅,脸的颜色像是深棕色。她的上方站着的女人的脸却是木炭一样的黑色,如同有些晕染开来的墨迹。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似乎刚从帘幕后面要出来看一看,她侧面的轮廓酷似埃及的壁画。在她们身体的下方,摆放着一堆水果,摆在最前面的是一挂葡萄,在西方的寓意中,葡萄往往是性爱的象征。这幅画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看起来像是一个浮雕的图像,毕加索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
当时这幅画作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嘲讽和指责。马蒂斯说这是一种暴行,是企图嘲笑现代运动,发誓要让毕加索“沉下去”。他的好友乔治·勃拉克也只说了一句话:“这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布拉克这位受到塞尚影响的画家却意识到,另一种艺术的形式已经诞生了。
其实在这幅震惊了当时美术权威的画作诞生之初,毕加索曾多次易稿。他原想加一个骷髅,以强调死亡。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有寓意的细节都被他去除掉了。
84、格尔尼卡 毕加索 1937年 布面油画 305.5×782.3厘米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致使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这一罪行震撼了毕加索。他以这一事件为题材,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绘画了《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毕加索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使之成为了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这幅画中给人印象深刻的“点灯眼”和“比目牛”成为日后毕加索的代表形象。
这幅画结合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来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是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画的中央是一匹受了重伤将死的马,象征着无辜的垂死的受难者。它极度痛苦,仰天长啸,好像是对战争的声讨。马身布满报纸组成的密密麻麻斑斑点点的小字,是新闻报章传来了震惊的消息。
马头的上方是一只眼睛,发出不规则的光,寒气逼人。原来这是一个太阳,毕加索在最后完稿时加进一只灯泡作为瞳孔。有人说这代表“上帝的眼睛”。
沿着一个大的三角的斜线,是一位匆匆逃亡的女人。她赤裸上身,没有穿鞋,一只断掉的左腿留在画的右侧,她屈着身体,垂着双手张皇失措,拼命地逃跑,同时眼睛又紧紧注视着上前方落下的炸弹。
马的下面,是一个身体被炸碎了的士兵雕像。毕加索说是代表在白色人种大扫荡中被摧残的人性。画的左部的妇人,跪在牛前,脸朝着天上投下炸弹的方向,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她的眼睛也离开了正常的位置,化成眼泪的形状,有着欲哭无泪的意思。
最让人不可理解并引起争议的就是那头牛了。它的身体大部分已经淹没在了黑暗中,只看得清头。有人说,这是西班牙的标志,而毕加索也多次在他的绘画中用牛代表西班牙。可是它的表情为什么不像其他形象,是那么泰然自若,冷漠无情。所以有人说他是代表独裁者佛朗哥,是法西斯的代号,更有的人从它的脸上看到了胜利的狂妄。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
85、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 1937年 布油彩 82x60cm 英国伦敦泰德画廊
1986年,一个自称为“澳大利亚文化恐怖分子”的团伙,盗走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最昂贵的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这伙人好像是一群年轻艺术家,他们盗走这幅价值160万美元的名画后,在这幅画的位置上留下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来表明自己的身份。然而在将近40个小时之后,才有人注意到画被盗。更令人不解的是,这幅画在丢失两个星期后被发现完好无损地放在了斯宾塞火车站227储存柜里,如今仍然挂在维州国立美术馆的墙上。这是一起“完美”的盗窃案,作案人有与寻常罪犯不一样的动机。20多年过去了,这宗案件至今仍是个谜。
《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不朽巨作之一。在毕加索的一生中,不同时期的恋人都曾激发过他的创作灵感,有男女真心相爱时的喜悦欢颜,也有孤独、凄凉和悲哀。《哭泣的女人》就是以与毕加索保持了长达9年情人关系的著名的摄影师多拉·玛尔为原型创作的。多年来,强烈的灵感冲击着毕加索画了许多流露着痛苦表情的多拉的形象,《哭泣的女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这幅画在这个被毕加索抛弃,在哭泣、忧郁和孤寂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的妇人死后,它的拍卖价格达到了上百万美元。
《哭泣的女人》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毕加索更多地采用三角形和锐劲的折线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手,鼻子、嘴巴、牙齿、眼泪,使女人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她张着血盆大口,号啕大哭,珍珠大小的眼泪和牙齿从脸上直落到身上,同时又在她的头上插上花朵,使其更显得滑稽。那红、绿相间的上衣,带着粗黑的直条,颇像监狱的铁栏杆,锁住了一个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说:“多拉在我心里,就是个哭泣的女人。”这幅画准确地把握住多拉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但是这幅画又是一幅让人看后从心里感到不美的画,刺目的黄色、绿色,令人厌烦的红色,病态的白色和邪恶的紫色进行着毫不留情的搏斗。
它之所以不美还因为它传达出毕加索想要对画中人大加贬斥的狠毒愿望。多拉的眼泪几乎可以肯定是毕加索造成的。
毕加索是一位风格多变,创造力惊人的画家。每一位看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偏爱的阶段。在他的这一类作品中,介入毕加索生活的女人们功不可没。每一次与某位女性的新关系都推动着他创作的新浪潮。
《哭泣的女人》和《格尔尼卡》都是创作于1937年,当时毕加索正在创作《格尔尼卡》,多拉在画室里替他拍照,记录下创作的全过程。有一天泰莱斯也来到了画室,两个早就知道对方存在的女人第一次碰了面,沉默了一会儿后,泰莱斯先开口说:“我给这个男人生了个孩子,你应该离开这里。”多拉回答:“我还没给这个男人生孩子,所以是你应该离开。”接下来,便是两个女人大打出手,而毕加索则在一边袖手旁观。
86、我与村庄 夏加尔 1911年 油画 192×151厘米 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即使来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着俄罗斯的泥土;在迢迢千里外的异乡,从我意识里伸出的那只脚使我仍然站在滋养过我的土地上,我不能也无法把俄罗斯的泥土从我的鞋上掸掉。”这个人就是俄国著名画家马克·夏加尔。《我与村庄》就是他到巴黎后第二年创作的。这幅画是一幅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性作品,也是夏加尔的成名作。
乡愁和爱是夏加尔一生表现的艺术题材。《我与村庄》就取材于夏加尔对俄罗斯的回忆,是夏加尔心灵的故乡。整幅作品几乎被一些几何形体分割:一个圆形将一只牛头和一个绿色的人物的脸结合在一起,他们构成了画面的中心。画面的背景是维捷布斯克乡村的教堂和典型的欧洲村舍,这些红红绿绿的房屋犹如儿童的涂鸦,有的房子是正的,有的房子是颠倒的。教堂的门里是一个睁着大大的眼睛、穿着红色衣服的儿童的脸。在牛头和人脸之间还有一个扛镰刀的农夫和一个倒置的村姑。将画倒过来看时,村姑仿佛正站在房屋顶上舞蹈。前景正中,有一棵开花的树。右侧的侧面男人是画家自己,画中“我”与牛亲切地相对,牛的眼睛和人的眼睛被两条不清晰的线联系到了一起。最奇怪的是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添画了一个正在挤奶的妇女。对面的人物的手里拿着一株植物,含有丰富色彩的叶子和白色的叶子,同边的色点使得这株植物特别富有神态的色彩,值得注意的是人物的脖子上还带着十字架。这一切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
对于夏加尔来说现实总是含有对过去和对将来的投影,所以画面形象从几个方面展开。他笔下的人物和景物都超脱了呆板的规律,每个细节都保留着生活的真实、完全的自由和尽可能的优美雅致。
《我与村庄》充满了犹太教神秘的气息和对家乡梦幻般的抒情,可以看到一些规则的几何形状和浅透视,同时也可以看红绿强烈对比的颜色。但是,这既不是立体主义没完没了的堆砌的几何形体,也不是野兽派那么强调色彩表现的重要性,而是充满着奇异的人和动物,充满来自静谧的乡村的田园气息,画面中自然流露的来自他乡的异国风情,透露出的神秘意味都使居于艺术都市的巴黎人觉得有些诧异。
画家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充分发挥他的浪漫抒情色彩,构图颇有超现实主义特色。用有条不紊的组织方法来描绘不同时空下的现实生活,以想象和回忆巧妙地融思想题材、绚烂色彩和立体派的构图方式于一体。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树木和人,图像交叠,幻境颠倒混乱,时空被打乱,正常透视比例被放弃,一切事物好像失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间。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组合在同一个画面上的表现手法,是对西方传统绘画——一般只能描绘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手法的突破。
有人说夏加尔的画幻想出奇,他说:“很多人说我的画是幻想的,这是不对的。其实,我的绘画是写实的。只是我以空间第四维导入我的心理空间而已。而且那也不是空想……我的内心世界,一切都是现实的,恐怕比我们目睹的世界还现实。”
在流派纷呈,大师辈出的20世纪世界画坛中,夏加尔以其稚拙、质朴、深厚、凝重,充满了奇特联想、爱和乡愁的作品,用夏式的隐喻创作手法,丰富了原始派的画,影响遍及全世界。
87、生日 夏加尔 1915年 油画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夏加尔的画作里充满了爱和乡愁,儿时的回忆是他作画的最大的动力,他的大多数的画作是关于故乡的风物和他与太太之间的甜蜜情感。在夏加尔的画上,我们不但能看到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常常会被画里散发出来的深情所感动。《生日》就是一幅洋溢着浪漫的浓浓爱意的作品。
在《生日》的背后,有一个美好的故事。那是1915年的7月7日,就在夏加尔和贝拉结婚的前几天,贝拉为了给夏加尔庆祝生日,一大早就采了鲜花来到了夏加尔的住处。可是夏加尔并不记得那天是自己的生日,画家被突如其来的惊喜感动得大跳起来,贝拉带给他的惊喜是可想而知的。画面记录下的就是贝拉刚进门不久,要把花插在花瓶前的一刻。夏加尔忍不住要用画笔描绘下来。那次的生日对夏加尔和贝拉来说都是永生难忘的。在夏加尔写那本可爱的,但又不是完全属实的自传《我的一生》里,就提到那次的生日。而贝拉在她的《点燃之光,初遇》里,也写到了那天的情景。
画面上的两个人是漂浮的。女子穿了一条长长的裙子,手里捧着一束鲜花,她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未婚夫。而男子浮在更高一点儿的位置,回过头来深情地亲吻着自己的未婚妻。窗外可以看到俄罗斯乡间的景色。红色的地毯像是他们火热的爱情,也像是他们被爱和幸福胀得满满的喜悦的心情。
画家的表现手法是梦幻的,在这幅画里,以人物黑色裙子、黑裤子与红色的地毯、桌子台布等相配造成一种热情而温暖的爱的气氛。有人说夏加尔的画太富于幻想,他却说:“很多人说我的画是幻想的,这是不对的。其实,我的绘画是写实的。只是我以空间第四维导入我的心理空间而已。而且那也不是空想……我的内心世界,一切都是现实的,恐怕比我们目睹的世界还现实。”夏加尔所描绘的不是物体的外观形象,而是心理感受的世界,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多种形象同时出现在画面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夏加尔一家迁居到了美国。1949年,贝拉因为生病后没有得到合适的照顾,去世了。这对夏加尔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妻子去世后,他对过去的和更遥远时期的强烈回忆又贯穿到了他的作品之中。
20世纪90年代,超现实主义画派想要推举夏加尔作为他们这个流派的先驱。夏加尔婉拒了。超现实主义画派以下意识、梦幻、本能为创作源泉,对于这些夏加尔并不赞同。他的艺术思想是艺术源于完整的自我,源于记忆,源于欲望。让世界在他的画笔下尽情地飞翔,他一直都是自己狂想的主人。夏加尔远离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等各种流派,在充满爱情的回忆里追寻他的祖国和乡愁。他曾经想当诗人或乐手,最终却成了一名画家,他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1985年3月28日,夏加尔在法国圣保罗德旺斯去世,终年98岁。《生日》作为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在1929年被苏联列宁格勒俄罗斯博物馆收藏,后来又流传到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88、下楼梯的裸女 杜尚 1912年 布上油画 147.3×88.9厘米 现藏费城艺术博物馆
时光进入了20世纪,随着摄影和电影的普及,人们对艺术的探索越来越多样化,各种艺术流派纷纷出现,可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迷茫。
1912年,一个名叫马歇尔·杜尚的青年将一幅名叫《下楼梯的裸女》的油画交到了一个由“立体主义者”举办的独立沙龙画展。可是主办方看了这个作品后,觉得这幅作品里除了有立体主义的特质外,更多的是未来主义作品的特质。为了保持立体主义者展览的单纯性,主办方希望杜尚能把画作拿回去修改一下再来展览。可是杜尚一言不发地把画拿走了。
到了第二年,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国际现代艺术展”,展出了包括塞尚、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德洛内、布朗库西和毕卡比亚等人在内的,大量的欧洲和美国的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杜尚参加展出的作品是四幅油画,《下楼梯的裸女》就是其中的一幅。虽然杜尚他本人并没有亲自出席这次展览,《下楼梯的裸女》却成了整个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有些人并不能接受这样的作品,当时有一批激动的观众扬言要撕毁这幅画。尽管如此,这次展览仍然获得不少的支持者,杜尚参展的四幅作品全部被美国人购买收藏了。
在《下楼梯的裸女》上,一个如同木头做的偶人一样的影像从楼梯上走了下来,不止是他的脸我们看不清,他是男是女更是分不清楚,就连他的身体和四肢也是无法拼搭的。整个画面好像是把一个人下楼梯的录像的胶片,分帧剪下来又叠加在一起之后的效果。
《下楼梯的裸女》被当时一些人讽刺为“木材厂大爆炸”。《华尔街日报》记者巴荣则是这么评价它的:“标题牛头不对马嘴,画布上没有裸体的人,不管你怎么用心看,也不管你从什么角度看,都只能看到一块画布。”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了这幅画后感到恶心,在一本名为《一个外行人的评论》的书里,罗斯福说:“大概在任何革新运动中,为了避免平凡,都会出现失去控制的麻烦。要前进,摆脱反对派僵死的手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任何革新运动的信徒中,就常常发生有滑向疯狂边缘的倾向。”
不过杜尚却认为,把《下楼梯的裸女》说成是绘画并不恰当,“它是动能因素的组成体,是时间和空间通过抽象的运动反映的一种表现。”据杜尚自己说,他这幅画的形成是受到法国摄影师发表的一些表现形体活动的连续性照片的启发,他试图描绘出这个裸女在运动中的解析关系,将抽象的线条和形状根据人物的动态编排起来,把动作、情绪和个性这些主题要素引入到立体主义绘画里,而并不想迎合人们对人体艺术所期望的因袭的美感。这幅画很快影响到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绘画和雕塑,后来甚至成为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的源头。
杜尚原本是一位追逐潮流的现代主义画家,在经过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的短期煅练之后,他迅速地跟上了立体主义前进的脚步,他参加过名为“黄金分割”的立体派群展,但是,自从他在25岁完成《下楼梯的裸女》之后,杜尚就基本上停止了创作传统手段的油画和素描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幅油画作品是1918年创作的《你我》。
89、L.H.O.O.Q 杜尚 1919年 用铅笔在《蒙娜丽莎》上加胡须 19x12.7厘米 纽约玛丽·西斯勒夫人藏
从1912年以后,杜尚就对传统手段的艺术不屑一顾,开始了他“反艺术”的行为创作。这种反艺术的方式被称为是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流派的理念和表现形式都是否定、批判、调侃、玩世不恭和带有讽刺意味的,而把这种“反艺术”流派推向高峰的正是杜尚。
1919年杜尚在好几幅《蒙娜丽莎》的彩色复制品上,用铅笔给这位美人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于是,美人的神秘微笑立即消失殆尽,画面一下子变得稀奇古怪、荒诞不经。《L.H.O.O.Q》是这批“带胡须的蒙娜丽莎”里最为有名的一幅。在《L.H.O.O.Q》上,杜尚在蒙娜丽莎的上边加了两撇小胡子,又在下巴上加了一撮山羊胡子,L.H.O.O.Q这几个字母被写在画的最下面。对于这几个字母到底是什么含义,杜尚一再解释说这名字毫无意义,只是念起来顺口。但是这几个字母用法语念起来实在是像“她有一个热屁股”。对于这样一件作品,公众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指责他亵渎艺术玷污艺术的声音此起彼伏。可是面对如潮的责骂声,杜尚的回应是先在一张白纸上只画上那两撇小胡子,过了一阵子之后又买了一张一模一样的《蒙娜丽莎》印刷品没做任何改动送去展览,这次没再画胡子。三幅画连起来的意思是:蒙娜丽莎长出了胡子,接着,她剃掉了。
客观上讲,《L.H.O.O.Q.》并不美,也谈不上什么高尚。但杜尚通过这幅画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大师”们的作品?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只有受到“高贵”的奴役。后来七八十年代有许多艺术家用重画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所以杜尚的意义在于,他对艺术的边界和本质提出了质疑,促使我们以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整个艺术史和艺术品。但是杜尚并没有做出高于之前大师们水平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杜尚所做的只是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说的“恶搞”,他所嘲笑的正是那些类似暴发户的“收藏家”们。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还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进行的。
作为艺术家杜尚可能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创作作品最少的人,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下棋上了。杜尚生前举办的最大的一次回顾展总共也只有114件作品,比起毕加索一生创作的六万多件作品的数量,这点作品可以说是少得可怜。更何况,杜尚的作品大多数还不是绘画雕塑这样纯粹的艺术创作,而是一些滥竽充数的非艺术的“现成品”。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杜尚一直住在美国。1947年杜尚打算申请加入美国籍,最终在1954年他如愿以偿地成为美国公民。当杜尚在1968年以81岁高龄在巴黎去世时,他的身份是美籍法国人。杜尚逝世的消息在美国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而在法国,这个消息只出现在某些报纸的棋类专栏里。
90、海堤与海 蒙德里安 1915年 布上油画,85.1×108.3厘米,荷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藏
《海堤与海》,又被称作《加号与减号的构成》,它是蒙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的每一构成要素都经过精心推敲,被谨慎安排在适当位置,显得恰到好处。这幅画是以大海为主题的一组系列画的其中一幅。这组画,是蒙德里安根据户外写生时所作的素描稿绘成的。他曾经在斯赫维根海岸漫步,连续数小时地凝视海面的波光,那里有一道伸入大海的破败的防波堤,是一个简单的小码头。他画了一系列关于此题材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在《海堤与海》组画中,所有曲线的痕迹都消逝殆尽,直线统帅了画面。海面重复的波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排列,线的长短不一,那些短小的直线,疏密有致地布局在画面中间,而四角则空在那里,使其排列的密度及画面的色调也相应地起着变化。在这里,传统的透视法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在这种新的空间中,搭起的效果被彻底消除,画面呈现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有一种宁静的、不带感情因素的美,光与电闪烁,金波粼粼的海面,让人感到自然界的美妙之处,在这样景色里,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将放松下来,荡漾在金波里。
在画《海堤与海》这组画时,蒙德里安先画了水彩画,是为画这幅油画所作的色彩草稿。我们现在看到的《海堤与海》虽已高度符号化了,自然的形体被简化为抽象的符号并成为形式语言,但画面仍然保留有立体派椭圆形构图的痕迹,仍然能够让人联想到防波堤。在蒙德里安看来,所有的客观对象都可以简化成横的和竖的线条或色块,比如竖的表示村庄,横的表示小房子。
对于热衷通神论的蒙德里安来说,所谓“真正的现实”,就是隐藏在自然表象之下的“纯粹实在”。自然界的一切物象,无论是山水、树木,还是房屋建筑,都有其潜在的“纯粹实在”。虽然自然物外观各有差异,然而其实质却是相通的。画家的任务就是在画中把那隐秘的纯粹实在和普遍的相通性揭示出來。
蒙德里安的绘画绝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它们像任何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一幅蒙德里安的绘画挂在一所完全按照蒙德里安的精神设计的住宅或一间房子里,那么这里比使用任何物质对象都具有一种根本不同的特色和更轩昂的气概。它是精神观念或态度的最崇高的表现;它是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的化身;它是平衡状态中元素的对立的化身。蒙德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的每一幅画中永远放射出精神的和肉体的光彩。不过这种以追求精神性为核心的绘画,其实并没有与客观自然绝对隔离开来。对蒙德里安来说,精神与物质是相通的。他认为,“在新造型主义中,那条将心灵与生活连结起来的纽带并未割断。因此我们绝对不会把它看作是对真正现实生活的否定,相反,我们将会看到物心两重性趋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