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桑-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
1、阿卡迪亚的牧人
普桑 作于1638~1639年 油画 85×121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这一幅著名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含义较晦涩,一直是美术史上莫测高深的难解作品。“阿卡迪亚”,即古代传说中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乐土”。画上展现一块宁静的旷野之地,和煦的阳光照在仅有几棵荒疏林木的墓地前;背景是一片明净的蓝天。四个牧人,头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围在一块墓碑前在研读着铭文。一个连腮胡须的牧人跪着读出碑上铭文,并回过头来向右侧的一个女牧人说着什么,石上的拉丁铭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亚也有我。”
据美术史家的解释,这里的“我”,是指“死神”。那末,铭文的意思似乎是说:
“在美好的乐土里,死也是不可避免的。”显然,这是一种“风光虽好,人生苦短”的感叹。我们从左侧一个伏在墓顶上的牧人的表情看,他低着头,似有缅怀之情,与左边站立着的女牧人形成对比。女牧人身着黄衣蓝裙,是全画最跳突的色彩。这个女性形象费人猜思,据说,她是美好人生的象征。她虽含颌垂首,默默倾听着铭文,却给人以一种抚慰感。疑虑与抚慰,惆怅与哀思,围绕着一个人生的哲理问题,让人紧紧思索。
这里的女牧人与男牧人构成了形象化的一种情绪对比。似乎隐隐地在向观者表白:“死何足惧?阿卡迪亚毕竟是世人的向往之地。”
这种非现实的牧歌式悲凉情调,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画家当时的处境与对艺术的憧憬。画上人物的服饰都是仿效希腊雕刻风格的。他始终把这种形象视为艺术的崇高表现。不过对于西方人来说,也许确能发思古之幽情。
2、诗人的灵感
普桑 法国 约1630年 油画 184×214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显示了其浪漫的古典气质,他对欢乐的牧歌场面早已失去了兴趣,而代之以对沉静的艺术世界的思考。这幅作品构图平稳,严谨端庄的造型和大块平涂的色彩处理,造成一种少有的伟大庄重的寂静感,具有古典理想主义的特征。画的中央坐着神话传说的阿波罗。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牧人,头戴桂冠,这是他追求女神达芙妮失败的纪念物。阿波罗狂恋达芙妮不成,达芙妮变成一棵月桂树。阿波罗摘下了月桂枝叶编成桂冠,以为怀念。他右手还支着一架从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处获得的七弦琴,正在命他的缪斯之一欧忒耳珀记下他心中被灵感Ji发的诗句。那个记着诗句的缪斯似乎有所悟,正仰起头望着天空。天使与另一缪斯女神围在他的身边,期待着阿波罗的泉涌般的灵感。
3、
台阶上的圣母
普桑 1638~1639年,油画
约85×121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台阶上的圣母》几乎不象一幅传统意义上的宗教画,对圣母、圣子、圣安娜以及施洗约翰等人物的处理,似乎都服从于一种构图的思考。画家最关心的是规范性: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圣母的红衣蓝裙、圣安娜的黄袍,右侧圣约瑟的黑色法衣,这些色彩上的鲜明对比,具有一种庄严的审美价值。人物是那样矜持,象一出舞台剧。背景还用古罗马的建筑物,整个画面缺少宗教意味,但也不具备拉斐尔那种天伦趣味,它给人以和谐与对称感,从构图中透视出艺术家潜心于古典艺术规范的执着精神。
4、
劫夺萨宾妇女 普桑 法国 布面油画 1634-35年 154.6×209.9厘米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这幅画是普桑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表现了一个古罗马的故事。罗马执政罗慕洛建立了罗马城,但由于城中缺少妇女,影响了罗马的发展。他千方百计吸引周边城市的妇女,但收效甚微。于是,罗慕洛搞了一个阴谋活动。他邀请附近城市萨宾的男女参加一个喜庆日,待喜庆活动正在进行时,罗慕洛命令罗马的士兵赶走萨宾城的男人,而任由罗马城的男人抢夺萨宾城的妇女。画中的人物,搏斗挣扎,充满激情。左侧一外罗马壮汉抱住一位萨宾妇女,那女人四肢乱动,力图从壮汉的臂膀中摆脱出来。右边一个老人死死抱着一个狂暴的罗马士兵,企图阻止他去杀害掉在地上的婴儿。婴儿的母亲,那个可怜的萨宾妇女,已经被推倒在地,但她仍用双臂企图阻挡赤裸着上身的凶残的屠杀者。站在建筑物高处的指挥官,身披红色大氅,威风凛凛,像一座古希腊的雕像,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场野蛮的劫掠。画家赋予这一情节一种英雄主义的气概,塑造人物的风格沿袭了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传统。
5、大卫的胜利
6、理想的风景
7、睡着的维纳斯和丘比特
8、随着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
普桑 法国 布面油画 1638年 104x82.5cm
这幅充满理性的杰作的主题是关于时间变幻和人生循环往复的本质,普桑以寓意性表现和几何学相协调的象征性构图,将立意表现为具体的形式。圆舞表示永恒往复的人生循环,跳舞者各自具有寓意性作用。该绘画中,表示时间变幻的各种要素配置在跳舞者周围。画面中每个人的表情投入而专注,尽情舞着,展示出的美与和谐同样令人感叹。
9、有波吕斐摩斯的风景
10、诗坛
11、Acis and Galatea
12、弃婴摩西 普桑 法国 布面油画 1650年 204x105cm
尼古拉斯·普桑简介:
乔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
普桑出生在法国西部诺曼底的莱桑德利,一个退役军人经营小土地的家庭。家境贫寒,父亲希望自己的独生子能当上律师,可是儿子却迷上了绘画。
普桑在年轻时代曾钻研过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通晓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诗文、数学、解剖学和透视学,博学对他日后的偏重于理性的古典主义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18岁时结识了来故乡教堂作画的外地画家昆廷·瓦连,更坚定了他学画的决心,不久来到巴黎出入于迪南·埃尔的画室,还结识了比他小8岁的画家尚帕涅,并同在卢森堡作画。29岁时为巴黎圣母院画了《圣玛利亚的安眠》,作品风格明朗、典雅而获得好评。这期间有幸结识了意大利诗人马里诺,并为诗人的诗文作插图,在诗人的影响下,他决心到意大利罗马去,这时正好而立之年。30岁以后的普桑艺术活动主要在罗马。1624年春天,画家先到威尼斯,尔后来到罗马,他悉心研究古罗马艺术和拉斐尔的作品,波伦亚学院派的艺术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个时期的创作,既有巴洛克的倾向,又具有提香的色彩,还带有学院派影子。36岁的画家生了一场大病,多亏一位面包师家庭照顾而康复,病愈后娶了比他小18岁的面包师女儿为妻,过着平静的家庭和艺术创作生活。
1630年至1640年是普桑创作的旺盛时期。普桑为古典的理性所支配,将古典的形式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他常常在创作的过程中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从而不使人物为感情所动,并尽量求得画面统一、和谐、庄重、典雅和完美。他创作了《萨提尔与山林水泽女神》、《花神王国》、《阿卡迪亚的牧人》等一系列出色的作品。其中《阿卡迪亚的牧人》是一件沉静而富有哲理的作品,画中3位牧羊人在艰难地辨识一块墓碑上的铭文:“我曾住在阿卡迪亚……”(阿卡迪亚是希腊传说中的乐土)其中一位年轻牧人以询问的目光注视着一位象征造化的女人。画家借此表达了乐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极为脆弱而造化才是永恒的忧郁思想。
1640年,普桑被路易十三邀请回法国,任宫廷首席画师,并领导装饰王宫的工作。但其他画家的敌视与不合作使他愤然离去。1642年,他离开法国回到意大利,从此再也不愿返回巴黎。1642年,普桑回到罗马以后,不再追求荣誉,只是潜心作画,在永无止境的艺术道路上探索,创作了《七件圣事》、《所罗门的判决》、《利百加》及历史风景画《福西戎的葬礼》、组画《四季》等,这些都是他在生命的最后20年中创作出的杰作,其中,组画《四季》更是超越了传统绘画的寓意语言。
17世纪60年代,普桑已临晚年,逐渐失去作画的能力,在他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没有度过一天无痛苦的日子。”临终前说道:“上帝答应我快要去了,因为生命的折磨对我是太沉重了。”1665年11月19日71岁的大师逝世于罗马。
普桑年谱:
1594 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地区安得莱市近郊的维拉斯,是佃农让·普桑和玛丽夫妇的独生子。
1612 受到画家昆丹·法林的鼓励,离开安得莱前往巴黎,立志当一名画家。
1616 计划前往罗马,在弗罗伦萨返回。
1619 再次试图前往罗马,但在里昂被债权人阻止。
1622 巴黎的耶稣会委托描绘圣伊格那修·德·洛跃拉和圣弗郎西斯科·沙勿略的六副组画。
1624 移居罗马,被介绍给著名艺术资助着巴贝利尼红衣主教。
1626 巴贝利尼红衣主教委托创作《格玛尼库斯之死》。
1629 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祭坛画《圣伊拉斯谟殉教》完成,但评价很低。患病。
1630 同糕点师的女儿安娜·玛丽结婚。
1635 开始为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住红衣主教创作“酒神节日”组画。
1637 接到最重要的法国资助者,文官保罗·弗雷亚尔的第一个创作订件。
1639 黎塞留邀请画家到巴黎为路易十三世服务。
1640 被黎塞留委婉要挟,12月到达巴黎。指挥装饰卢浮宫豪华画廊。
1642 以接来妻子为接口离开巴黎前往罗马。但并未打算再次回到巴黎。
1664 妻子玛丽去世。因病不能进行创作。
1665 11月19日逝世。按照其遗言,被安葬在罗马路西那圣罗伦佐教堂。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海阔中文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