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世界名画 | 卢浮宫名画 | 奥赛馆名画 | 中国油画 | 写实画派 | 杨飞云油画 | 不朽的胡杨 | 台湾六日游 | 人在旅途 |
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佛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五座高峰分别供奉着五方文殊菩萨,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在这个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和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里,不乏虔诚的佛教徒。 1、五台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大山组成,因此叫做五台山,分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环绕其中的就是台怀镇。2018年6月7日至6月8日,在这里先后游览了广化寺、菩萨顶、显通寺、罗睺寺、殊像寺、五爷庙等,还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
2、广化寺,在台怀镇营坊村北端,北邻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普寿寺,东面为潺潺流水清水河。北高南低,视野开阔。现有殿堂6间,房间60余间,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僧舍等。
3、广化寺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迎面对联是: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4、广化寺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5、广化寺文殊殿,文殊殿是专为供奉文殊菩萨而设置的殿堂,在许多寺院中,都是必备殿堂之一,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慧。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广化寺自然也不例外。
6、菩萨顶,在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相传是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亦称文殊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居于菩萨顶,于是菩萨顶成了五台山黄庙之首。
7、菩萨顶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在菩萨顶住宿,并撰写碑文,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就是康熙题的字。
8、从菩萨顶大照壁仰首上望,108级石台阶层层铺到高处,十分陡峻,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沿108级石台
9、灵峰胜境的木牌楼,耸立于菩萨顶山门外石台阶高处平台上,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闪烁有光。
10、菩萨顶山门的佛字影壁,一个大大的佛字吸引大大的人气,有句老话“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释迦牟尼说过“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既然来了五台山,就摸摸佛脚,沾沾佛气吧。
11、菩萨顶上俯瞰台怀镇,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山环水绕,风景优美,历代朝廷和佛教信徒纷纷在台怀镇修建寺庙,使这里形成了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区,比较著名的寺庙有黛螺顶、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罗喉寺、殊像寺、广化寺、普寿寺等。
12、菩萨顶远看像布达拉宫,它的寺庙建筑是参照皇家的宫室营造的,建筑在灵鹫蜂顶的层层殿宇,规模宏伟,十分壮丽。殿宇上覆盖着黄绿蓝三色彩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五台,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喇嘛宫,又叫小布达拉宫。
13、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此处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和全山寺院之首。中轴线建殿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
14、显通寺铜殿,亮丽于我们眼前的这座金光闪闪的建筑,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不是铜殿,分明是一座金殿呀!不错,该殿的外表确实是金的,但内里却是铜的。为了保护这件稀世珍品,公元2000年,该寺僧众用金箔从外表装贴了一番。铜殿从里到外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其造型完全与北京故宫的金銮殿相仿,只是比其小一点,可谓浓缩了的“金銮殿”。
15、显通寺铜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可惜被日本侵略者盗走了三座,仅东西两座原塔尚存。塔有13层,高8米,塔身满铸佛像图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头顶塔身。两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后又以铁补铸三座塔立于原处。铜殿、铜塔皆饰以金箔。
16、显通寺千钵文殊殿,这是显通寺中轴线上的第五座主要建筑,千钵文殊殿。殿内正中佛坛上,有一尊造型非同一般的铜质镀金文殊像,从身体侧位 伸出无数臂膀,每只臂膀上又生出无数只手.据说共有一千只。一只手上托一金钵,每一个金钵中端坐着一尊释迦牟尼佛。于是千钵文殊又称“千臂千钵释迦文殊菩萨圣像”。
17、显通寺大雄宝殿,初建于东汉时期,四周立有108根高擎粗壮的木柱,是五台山从古迄今最大的一座大雄宝殿。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着乾隆题写的“真如权应”木匾,蓝底金字,圆润潇洒。另有一块木匾是该大殿建成后光绪皇帝题写的“钦福铭恩”,其色泽大小与上匾相同。殿内香烟缭绕,静穆庄严。
18、回望的钟楼,在显通寺走向罗睺寺的途中,回头一看,一个高大的钟楼门洞上方刻有“震悟大千”四个字,什么意思?大概是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在听到该楼钟声的震响和佛祖的感召之后,能有所感悟的意思吧。
19、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位于显通寺和十方堂之间,始建于唐代,寺内共有四重大殿,分别为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和第四重殿。据说由于此处显过圣灯,清朝时由青庙改成黄庙,曾经香火鼎盛,尤其是黄教的信徒,经年络络不绝,使它成为五台山黄庙中很有影响的一座寺院。
20、罗睺寺伽蓝殿,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
21、罗睺寺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分别是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大王,缠长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持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民间称他们为风(持剑者)、调 (抱瑟琶者)、雨(持伞者)、顺(握蛇者)四神。天王殿前这对唐代石狮,大而雄壮严,为五台山仅存。
22、殊像寺,创建于元代,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并称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传说是按乾隆容貌塑造。因为是太后皇帝经常临幸之地,所以设施比较考究,颇有园林风格。
23、殊像寺文殊殿,为明代修建的,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是五台山台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不过,整个殊像寺都在装修中,看不到什么东西。
24、殊像寺的彩色悬塑,在殿内三面墙壁上绘有五百罗汉图,这一巨型彩色悬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给人一种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博大深远之感,是一幅有动有静,色彩绚丽,刻划逼真,活脱脱就是一幅佛国世界图,浓缩了古印度的佛国世界。
25、五爷庙,是一座不大的龙王庙,又称万佛阁,创建于清代,是五台山香火最旺,名声最大的寺庙 之一,烧头香也成了无数信众到五台山的主要行程。6月8日早晨5点多到这儿的时候,庙门还没开就已经人山人海的在排队了。
26、五台山最佳拍照处,就在五爷庙门前的广场上,远景有白塔、青山和寺庙,近景有写着“佛”和“五台山”的两块石碑,中间地势开阔,无遮无挡,正好又在清晨时光,人们关心的是烧头香,这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无争无抢,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想拍几张就拍几张。
27、五台山为什修龙王庙呢?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传说很久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
28、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就是这个大智文殊菩萨,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29、听说五爷爱看戏,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文殊菩萨化成的五龙王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直到今天,五台山在六月法会期间,名角名戏都必须安排在五爷庙演出,意思是给五龙王唱戏。这里看到的戏台正在维修。
30、大白塔,五台山的标志,在塔院寺内。塔院寺原属显通寺,万历年间独立出来,就在五爷庙的旁边,寺不大,但以塔为贵,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大白塔,全称是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高约60米,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两百多个铜铃,声音清脆悦耳,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极富古刹风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