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术收藏室 巴黎的街道 在凉台旁 夏天的阵雨 红磨坊沙龙 静物名画 名画竞猜 罂粟花开 无名女郎

世界名画100幅之三:苏珊娜出浴

 

 21、苏珊娜出浴 丁托列托 1560~1565年 布面油画 194×147cm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苏珊娜出浴》是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丁托列托的代表作。与他的老师提香一样, 丁托列托也对神话和宗教题材的创作有着强烈的兴趣。

  在《圣经》故事中,苏珊娜是一个年轻貌美、品性贞洁的女子。族中的两个长老痴迷于苏珊娜的美,常常伺机偷窥。有一天,苏珊娜在自家花园准备沐浴时,两个长老跳出来施暴,苏珊娜坚拒不从。两个长老怕苏珊娜向丈夫揭发而败露自己的丑行,便决意先发制人,诬告苏珊娜不贞。纠纷一直闹到埃及法老那里,苏珊娜终被判为死刑。此事被先知但以理获悉,苏珊娜的冤情得到伸张,两个坏老头也被判以烙刑。

  画中的苏珊娜是以细腻、娇美的裸体形象展现的。熟练的油画技法使丁托列托这件作品具有意大利古典美的风格,晦暗的棕褐色背景,加强了裸女身上的柔和色调,她那肌肤的银灰、粉红与天蓝色使她那丰艳的凝脂般的肉体栩栩如生。她在夹道树木的橄榄阴影里,一脚伸入平静的小溪流里,对面树丛的玫瑰花射出绛色与紫色光芒……画家蓄意在为这个悠闲的美人低声吟唱,用饱满的笔触与恬静的感情赞美着这诗一样的场面。

  但按照传说,画家不得不在左角树丛下面画出鬼鬼祟祟偷看美女的那老头的秃顶,还在后景左边的树丛边画了一个暗觑的鬼头鬼脑的老人站像。这两个细部完全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情调,它们大煞风景,使美的情景横遭亵渎。

  在《苏珊娜出浴》中,丁托列托发挥了他描绘曲张健美的人体的专长,柔和的光韵使柔嫩的肌肤焕发出异样的观感,而且他还捕捉到了抒情和肉欲的瞬间,抓住了苏珊娜自然宁静的神态。因此,英国18世纪油画大师荷加斯认为这幅画的成就“的确比得上米开朗基罗”。

  丁托列托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他一直为综合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以及提香多变的色彩而努力。他的作品画幅都十分庞大,构图大多基于一个向外扩散的中心点,同时大量运用繁复构图,并对单一时刻与事件进行充分的描绘。他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营造戏剧化构图。其画面色彩充满幻想,光线闪动不定,人物动作十分激烈狂热,表情丰富且变化多端,往往呈现超乎寻常的短缩形体。他还善于运用强烈的光影关系,在画面上构成鲜明的色调对比,常常在一片昏暗的色调中,对主要物体施以明亮夺目的高光,给人以格外强烈的印象。

  据说丁托列托性情激烈,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有一次,一个弟子把画卖给了商人,但买主觉得价钱太高因此想请丁托列托看一下。到了他的家,丁托列托看了那幅画,没想到他火冒三丈,打了弟子一耳光。商人大吃一惊,又很高兴,以为这样一定可以用很贱的价买到手。哪知丁托列托说:“傻瓜!你怎么把这样好的画卖得这样贱!”

22、雪中猎人 勃鲁盖尔 1565年 木板油画 117×162厘米 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对于农民来说,勃鲁盖尔是他们的精神守护者和利益维护者,但对于殖民统治者来说,他只是一位叛逆者。尤其是勃鲁盖尔后期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批判色彩,让殖民统治者十分反感。尼德兰的众多博物馆都不敢收藏勃鲁盖尔的作品,以至于他流传至今的作品仅仅只有40幅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收藏在其他国家。维也纳美术馆是收藏勃鲁盖尔作品最多的一家美术馆,《雪中猎人》正是这家美术馆的馆藏珍品。

    《雪中猎人》创作于1565年,相传是为安特卫普一位收藏家绘制的。这幅画属于典型的木板油彩画,画长为162厘米,宽为117厘米。从表面上看起来,这幅画只是作者对比利时风光的深情描绘,让自然美景和人的活动交相辉映。但历代研究者始终坚信,凭借作者全部的心思、智慧与才华,这幅画一定还隐藏着耐人寻味的含义。

  从岳父那里,勃鲁盖尔接受了良好的绘画启蒙教育,从出版商兼画家伊罗尼姆斯·考克那里,他学会对艺术进行思考。作为安特卫普画家行会的画师,他可以作公费修业旅行,风景写生成为旅途中的娱乐之一。农村是勃鲁盖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环境,他长期住在农村,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正是凭借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他才能完成《雪中猎人》这样伟大的作品。

  纷繁复杂的冬日在作者精确严谨的秩序中成为完美的一体:山坡和地平线的交叉组合,浓重的树木和白雪覆盖的大地,林间奔跑的猎人和敏捷的猎狗,共同形成了十分巧妙的动静结合。而冰河上的身影和空中飞旋的小鸟,让人们在肃穆宁静里感受到冬日里也有勃勃生机。作者运用黑白灰色调的交错对比来控制画中人物和自然的造型的。凡熟悉欧洲地理环境的人都认为,画家所描绘的正是尼德兰地形的特殊风貌及其美丽的容姿。从这幅画中不难读出画家的留恋,他也许在思考多难的尼德兰何时才能从西班牙的奴役中走出来。

  构图是这幅画的精髓之一,作者不着痕迹地安排布局,以精确严谨的秩序统辖纷繁复杂的表象,让人在这个冰雪世界流连忘返。画面左边顶立着深黑的树木,它们与画面边缘形成垂直线。一棵棵指引猎人向前的树木,遵循透视的“短缩法”逐渐推远。顺着视觉的指引,我们看到冰面上嬉戏的村民。天空中飞翔的喜鹊,将近处的树木与远处的山峰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在画面中找到不同的三角形和对角线。山坡和地平线都以对角线形式交叉组合画面,从而构成伸向低谷的变化多端的斜坡。不仅仅止于平面,我们甚至还可以在画面中感觉到高度变化和距离深远。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

  这是一幅写实的画,但是画面的真实并不等同于自然的真实。动物、植物、房屋、水面、山峰,以及活动的人;黑与白、垂直与水平、活动与静止;高与低、长与短,远与近……作者就像是矗立于宇宙之外的审视者,静观世界的喧嚣和平静。然后提起他的画笔,让平凡的劳作和娱乐,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呈现诗意。

  作为尼德兰民族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创始人,勃鲁盖尔作品的精神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气质,印在了整个尼德兰民族的身上。

 

23、乡村婚宴 勃鲁盖尔 1568年 木板油画 114×164cm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彼得·勃鲁盖尔是尼德兰的著名画家,他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将农村生活作为终生艺术创作题材的画家,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开拓者。彼得·勃鲁盖尔很擅长画表现农民生活的画,农民们在勃鲁盖尔的笔下显得淳朴、憨厚、笨拙甚至有些滑稽,经常让观者看过之后禁不住抿嘴一笑。《乡村婚宴》是他众多作品中最有名的一幅。

    在《乡村婚宴》这幅作品中,描绘的是一对贫穷农民的婚礼,尽管场面热闹,但却隐隐地露出了几分悲哀,画家从一种冷峻的幽默表现了一个完全严肃的主题——劳动阶层的落后。举办婚礼喜筵的地点看上去像一个谷仓,墙垛用干草堆成,人们坐在用树干制成的简陋板凳上,围在长方形桌前就餐。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最近处的是一个端食物的男人,他身穿蓝衣,头戴红帽,还系着一条白围裙,在整幅画面中显得鲜亮而醒目,使观者一见到画,便首先将目光落在他身上。而在他的前方和左后方,有两位身着红色、白色服装的人与他相呼应。前一位是他的搭档,将人们的视线带到画里面,后一位是婚宴上的乐师,可他顾不上和同伴一起合奏,只是远远盯着刚端上的食物,他们姿态、动作的方向性自然地构成了一个空间上的折角。最靠墙的一排人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底边,他们一直延伸到门口,那里还有好多凑热闹的人想挤进来。与远处人群的密集不同,在前景中蓝衣人周围的空间却是格外开阔,在空隙之间,可以注意到两个分别戴着绿帽子和红帽子的人,他们一个举着空酒杯似乎在招呼要啤酒,另一个伸出手来接过木板上的食物,使餐桌外围与内圈的人联系起来。而在他的红帽子与蓝衣人的红帽子之间,留出了一个衬着墨绿色布景的空挡,它让观画者们发现了这场婚宴的主角——新娘。

  新娘满意地坐在一个纸糊的花冠下方,头上也戴了“花冠”。即使处在后排,也让人能够一眼辨认出她的特殊身份来。她闭着眼睛,双手交叠在一起,似乎脱离了喧闹的环境,独自陶醉在对婚姻的冥想和期待里。红扑扑的脸蛋并不漂亮,可是自有幸福的笑容挂在嘴角上。左边坐着两位神色镇定的老人,看来好像是她的父母。右边两位戴着白头巾的女子大概是伴娘,然而人们却始终无法确定画面里究竟哪位是新郎。

  在整幅画中,其实并没有让人感受到多少新婚的喜悦,纵使新娘露出痴痴的微笑。在婚宴上的人很多,但大都心事重重,他们自顾吃喝,只有角落里的教士在聊着天。餐宴看上去还算丰盛,可仔细一瞧,那些盘子里都只有薄薄一层,不知是面饼还是米粥。尽管如此,人们仍吃得津津有味,坐在地上的小孩吮吸自己的手指,享受着这顿平日里难得遇到的“美味”。画家如同一个局外人,将这一切平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无论物质环境多么贫乏,人们总是对生活充满无限向往。

  彼得·勃鲁盖尔的这幅《乡村婚宴》,生动地刻画了一些饱受压迫,但仍不为苦难所压倒的尼德兰农民的豪迈、乐观的性格,以及那种粗犷开朗的精神生活。农民形象有点诙谐味道,但并不是讽刺他们。相反,他是以深怀同情的心理来再现周围农民的生活。这幅作品风俗气息浓郁,民间味道十足,被后人誉为表现农民生活画中的经典。

24、基督召唤使徒马太 卡拉瓦桥 1597年 木板油画 340.4×323.9厘米 罗马路易吉·德佛朗西斯教堂 

    16、17世纪之交的意大利,宗教气息不仅弥漫在贫苦大众之间,浓重的宫廷艺术和贵族气质是当时众多艺术家们争相表现的主流。但是,这并不能抑制现实主义画派的蓬勃发展和平民文化的崛起,卡拉瓦乔应运而生了。

    卡拉瓦乔出生在意大利伦巴第省的一个农村家庭,11岁时全家搬到伦巴第首府米兰,而卡拉瓦乔的艺术生涯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他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样式主义的代表画家西蒙·彼得查诺。样式主义画家们极力想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人优美典雅的画风,但又不愿没有任何创新,因此他们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和后来的巴洛克美术之间的过渡流派。而卡拉瓦乔本人,也被看作巴洛克流派的元勋之一。

    1590年,卡拉瓦乔只身来到梦寐以求的罗马,先是在贵族家里做仆人,后来又进入了同样是样式主义画家的阿尔彼诺的工作室,开始真正的美术创作。在这里,他画了大量的静物作品,他的写实手法完全抛弃了对文艺复兴美术风格的有意模仿,给静物赋予了强烈的质感和逼真的立体感。坎坷的经历并没有影响他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养成,这种坚持让他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机。1597年,红衣主教德尔蒙泰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委托他为圣路易斯·弗兰契齐教堂内的康塔列里礼拜堂画三幅宗教画,我们这里所讲的《基督召唤圣徒马太》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幅。

  这幅画作的素材取自于圣经中耶稣从被唾弃的人中选择圣徒的故事。对于当时由基督教统治的意大利民众来说,基督召唤圣徒马太是一个极为严肃和神圣的话题,通常在艺术作品中,圣经人物都是被美化的,都被镀上了一层金光。可是在卡拉瓦乔的笔下,只能沦为另外一番情形,被教士们看惯了的天堂变成了如同地下室一般的屋子,天使们的聚会变成了一群流浪汉的赌博。一股明亮的光线从门口射进来,由彼得陪伴的耶稣指着混乱的人群,中间坐着的老者就是圣马太。圣马太疑惑地望着基督,似乎在问:“是要我追随你而去吗?”这个圣经中的场面,没有神圣的气氛,只有生活的随意和平静。

  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两点:一是画中人物截然不同的反应,增加了故事的节奏感,强化了戏剧冲突。二是强烈的色调对比,突出了故事人物的主要表情。这种明暗对比手法就是被后来的欧洲很多画家继承和推崇的卡拉瓦乔式聚光法。

  尽管,这是一幅异常生动的宗教画,但因卡拉瓦乔过分真实地写实手法,导致后来订画者罗马法兰契奇教堂拒绝接受,他们认为这种风俗画的做法是对神圣宗教的公开亵渎。虽然卡拉瓦乔最终还是拿到了相当丰厚的一笔酬金,但也遭到了教会方面严厉的批判。即使卡拉瓦乔本人,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幅作品为他身后赢来了不可思议的声誉。

  卡拉瓦乔性格怪异且狂放暴躁,一次在斗殴中杀死了一位年轻人后他被迫离开罗马,在那不勒斯、马其他、西西里岛等地流浪数年,1610年他收到了红衣主教的赦免状,在返回罗马途中因患热病死于托斯卡尼区的埃尔科莱港,这一年他37岁。

  卡拉瓦乔的绘画风格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直接影响了身后近百年的欧洲绘画。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卡拉瓦乔的成就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始。

 

25、丘比特的胜利 卡拉瓦桥 1602年 油画 154×110厘米 

    卡拉瓦乔是盛名卓著的意大利画家,同时也是个充满叛逆精神的艺术家。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如千年佳酿一般让后人沉醉。1590年,他只身来到罗马寻找自己的艺术梦想。此后10年间他一直默默无闻。1600年,27岁的卡拉瓦乔突然在罗马艺术圈中名声大噪,他度过了人生较为稳定的几年,创作出一系列成功作品,其中就包括《丘比特的胜利》。

  《丘比特的胜利》又名“爱战胜一切”,画于1602年,买主是德尔·蒙泰圈子里的温琴佐·朱斯蒂尼亚尼。在那个精神被禁锢的年代,这幅画一完成就被认为是一幅大逆不道的作品,以至于收藏它的人不得不将它藏在自己卧室的暗墙里,不敢拿给别人看。然而,卡拉瓦乔带来的激进的自然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却像是鸦片,让人沉溺、爱不释手。在卡拉瓦乔看来,这种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

   《丘比特的胜利》是一幅非宗教作品。画面中的丘比特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小少年模样,他的左腿搭在台边,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握着箭,快乐地肆无忌惮地坏笑着。在少年右脚旁的地上,满是被他破坏掉的物品:各种乐器、乐谱、曲尺、书本等等。画面中场景的布置,一如画作标题所示,充满象征的意味。作家仿佛通过它在告诉人们,人类只需要服从于自身的欲望,而不必遵守任何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在画家看来,爱是人的一种肉体需求,虽然它是世俗的,但却有强大的征服力,它的能量远高于那些虚伪与繁琐的所谓知识。

  《丘比特的胜利》构图简洁,色彩亮而明快。近似于天光的光线从左侧投射进来,画中少年的形象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中越发凸显。强光下所产生的对比效果,可以将不必要的细节隐匿于暗影之中,从而突出所表现的主题。画中除了少年的身体,其他物品(包括少年身后的一对翅膀)几乎都是无色彩的明暗色阶。这样的处理手法,更强调了画面的象征寓意:与人自身的单纯的欲望对比,其他事物都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画中的丘比特显得极为真实而活泼,形态自然清新,处处洋溢着一种亲切感。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个身体全裸,随意微笑着,脚踩战争与和平的象征物的少年,完全颠覆了爱神的形象,因此难以接受。

  17世纪早期的一本回忆录里,提到《丘比特的胜利》中的模特被称为“切科”,这是“弗朗西斯科”这一名字的昵称。由此推断,丘比特的模特可能是弗朗西斯科?伯内利,他在1610年至1625年间,被看作艺术积极分子,人以称“卡拉瓦乔的切科”。

  人们很难接受《丘比特的胜利》的原因,除了画中表达的戏谑,还有作品强烈而又暧昧的现实性。画布上的天使背着像舞台道具一样的翅膀,于是“丘比特”同时又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切科,怀疑这是一幅人物肖像画。其实这种戏谑在卡拉瓦乔之前的作品中已有触及,他笔下的圣母既是基督之母,又是做模特的罗马高级妓女。爱神丘比特在卡拉瓦乔笔下只是一个调皮的少年,而圣母马利亚在他笔下同样能变成一位“粗野的自然人”,这种明显缺乏美化的手法自然受到很多人的攻击。

  对艺术的异类灵感和对自己信仰的坚持,让性格倔强的卡拉瓦乔和他的异己们开始了不停的决斗。1606年,他在争斗中杀死了一个极有地位的年轻人,为此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1610年夏天,他患热病逝世。

  卡拉瓦乔去世后,他的绘画风格形成一个庞大的卡拉瓦乔流派。无论是同时代的画家乔瓦尼·巴廖内、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还是下一代的卡洛·萨拉切尼、巴尔托洛梅奥·曼弗雷迪和奥拉齐奥·博尔詹尼,都深受其影响,并成为卡拉瓦乔流派的代表人物。甚至,连卡拉瓦乔短暂停留过的那不勒斯,也出现了著名的那不勒斯卡拉瓦乔画派。

26、拉奥孔 格列柯 1610 年 布面油画 142 × 193cm 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 

    16世纪中期的一批大师对绘画中极为复杂的一些问题已经做了完美的诠释。这些成就让后人觉得艺术的空间似乎所剩无几了,但是仍然有年轻画家抱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决心,在先辈们的成果中寻求新的规则。埃尔·格列柯便是出生并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1566年,25岁的埃尔·格列柯离开故乡,来到威尼斯找到提香并拜在他的门下。威尼期画派对色彩的运用和对作品倾注的深刻感情,让埃尔·格列柯感叹不已,并大受其影响。1570年,他拜别提香,来到当时西班牙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托雷多,此后就一直住在这里直到去世。至于为什么他突然离开提香,中间又有怎样的经历,至今仍是有待后人揭开的历史之谜。

    1586年,45岁的埃尔·格列柯接受托雷多大主教的委托,为圣托梅教堂绘制《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这幅作品成为埃尔·格列柯艺生涯中一个分水岭,虽然是人物肖像画,但他所创造的高超清静又不失庄重的境界,成功地展现了他独特的绘画技艺。此后他一系列的新作都延续了这种风格。而1610年的《拉奥孔》中所爆发出的强烈的悲剧性,更是将观者的感知和想像力刺激到一个极限。

  《拉奥孔》属于布面油画,如今已摆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长廊。格列柯给人们带来的并不只是一件安静的画作,他大胆和狂放的性格投射在作品上,便能给人带来一种不安和动荡。虽然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作品戏剧化和精神性层面的刻画上,但他并没有忽略了色彩和变形这两种自己最拿手的艺术手段。只有这样,描绘的主题才能披上一层玄妙而神秘的面纱。画面中的地平线被故意抬高,人物也因痛苦和恐惧发生了剧烈扭曲,在黑、银白、赭红等诸色的大胆使用下,画面内部产生了触目惊心的比较。而后面的背景,很可能就是托雷多,这座被格列柯拟人化的城市同人物形象一样,也暗藏着一种激荡不安的情绪。画面中拉奥孔父子在巨蟒缠绕中的挣扎,也能在瞬间将观者拉入那个遥远的神话故事中:希腊人对特洛伊城久攻不下,最后决定利用一只巨大的木马让希腊士兵钻在木马的肚子里混进城去。作为祭司的拉奥孔不忍心特洛伊城被毁,于是暗示特洛伊人不要中计。结果,拉奥孔的做法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就这样,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被雅典娜从海中调业的两条巨蟒活活缠死……

  格列柯自己想必也是受到故事中强烈悲剧精神的感召,随即才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激荡人心的启示。正是这种寓意于景的超级驾驭能力,让后来的毕加索也对他刮目相看。

  称托雷多为埃尔·格列柯的第二故乡一点也不过分,他这里住了整整37年,并在这里认识了美若天仙的伴侣洁萝妮玛,两人感情甚笃。《貂衣贵妇》中的原型很可能就是洁萝妮玛。洁萝妮去世后,他们唯一的儿子霍尔赫·马奴埃便一直陪在父亲身边。在《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这幅画中,那个手持火炬的小男孩就是堆尔赫·马奴埃,他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建筑学家。

  1614年4月7日,享年73岁的埃尔·格列柯黯然离开了人世。说他黯然,并非指他艺术生命的魁力的减弱,而是指他给儿子留下了一屁股的债务。那个一生以“希腊人”而自豪却又将最宝贵的生命献给西班牙的艺术狂人走了,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迁移中,保存在教堂里的骨灰也不知去向。但他留下的不仅仅是贵族邸宅里的24个空空房间,他留下了让世界不管怎样前进也无法忘怀的名字——伟大的埃尔·格列柯。

 

27、诱拐海伦 圭多·雷尼 1627-29年 油画 23×29.7cm 巴黎卢浮宫

    圭多·雷尼(1575-1642)出生于离波利亚不远的卡里维查诺,父亲是一位音乐家。雷尼最初师从于卡里瓦尔特,后来进入波利亚美术学院后受到卢多维科·卡拉齐指导。雷尼二十五岁时第一次去了罗马,在这里,起初他对拉斐尔式的充满理想美形式和古典主义风格发生了兴趣,后来受到更加新颖的、卡拉瓦乔的聚光明暗法和生动的造型方法的影响,但是给他更多影响的还是卡拉齐学院派的风格。  

《诱拐海伦》是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最伟大的画家——圭多·雷尼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这是一幅笔法精妙,具有明显舞台效果的作品,观者似乎可以听到古典史诗为内容的巴洛克歌剧音乐。画中人物节奏适度,使欣赏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品位每一个细节。

  《诱拐海伦》这幅画,取材于浪漫美丽的希腊神话。海伦,是宙斯和丽达的女儿,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子,是那个时代最漂亮的女子,她一直跟随继父斯巴达国王廷达瑞斯长大,后来,斯巴达国王选中了阿加门农的兄弟墨涅拉俄斯作了海伦的丈夫,并且将斯巴达的王权交给了他。特洛伊王子来到希腊,他最初的目的是接走早年被劫掠而来的姑母赫西俄涅。当他在锡西拉岛上第一次见到海伦的时候,竟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这位已育有一女的斯巴达王后,并迅速忘却了此行的最初目的。终于,特洛伊王子带领部队冲进斯巴达王宫,洗劫了国王的财产并带走了同样已爱上了他的王后海伦。

  画面表现的正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牵着海伦离开王宫的场景。画中人物,无论是海伦和她的侍女还是帕里斯和他的随从们,每个人物都表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人群身后远处是蔚蓝的大海和天空,得整个画面显得异常明亮;围绕在海伦周围的人物的衣着色彩鲜艳、样式复杂,这更衬托出了海伦那如白玉雕琢般的娇媚模样;而处在画面右下角的小丘比特,则回头向观者投来了意味深长的一瞥。画中那丰富、对比强烈的色彩和略显缓慢又有些造作的人物动势,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戏剧化的意味,并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特点。

  在这幅作品中,雷尼延续了他一贯严谨而富有深意的画风。画面在明快的色彩中流露出诗一般的意境,以及温柔、细腻、圆浑的曲线美造型,但又不失大气。笔下人物穿着时尚而华丽,贵族气质十足,庄重高贵之美油然而生。这些闪耀之处使得作品的整体效果足以和拉斐尔和柯勒乔的作品相媲美。

  雷尼华丽的创作风格,深受17世纪上流社会的欢迎,他的画一经面世便被抢空。因此他在世时声名显赫,1609年,卢德维柯·卡拉齐去世,雷尼就任波伦亚学院院长,更是让他一跃登上波洛尼亚“最重要的画家”的宝座。从此,他广收门徒,经营着庞大的油画生意,作品红遍了整个欧洲。他去世后两个世纪依然声名远播,甚至被人们公认为足以和拉斐尔、雷诺兹等前辈大师一争高下,尤其是他作品中美的理念超越了任何画家。只可惜到了19世纪中叶,雷尼的作品受到了英国艺术评论家拉斯金的猛烈攻击,地位渐渐没落。直到1954年在波洛尼亚举办的雷尼作品展的空前成功,才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他绝对是17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画家之一。

 

28、吉普赛女郎 哈尔斯 荷兰 1628-1630年 布 油彩 58cm×63cm 巴黎卢浮宫藏

    哈尔斯(1581~1666),荷兰著名的现实主义肖像画家,荷兰画派的奠基人。出生于安特卫普,幼年时,全家迁居北方的哈勒姆。他一生贫穷,生活困苦潦倒,但在绘画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特别在肖像画上,达到了“形似”和“神似”完美结合的境界,手法洒脱奔放,独具一格。代表作品有《微笑的军官》、《吉普赛女郎》、《哈姆勒女巫》、《弹曼陀铃的小丑》、《哈勒姆养老院的女主持》。
    “吉普赛女郎”是一个被我们常常提及,让人充满漂泊的激情和无尽想象的名词。吉普赛人原住在印度西北部,后来成为流浪在欧洲各国的游荡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四海为家,到处漂泊,这种生活方式孕育了吉普赛人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开朗洒脱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吉普赛女孩更是擅长歌舞、热烈奔放的女性代表,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留下了她们四海流浪、一路歌声的形象。
    《吉普赛女郎》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位吉普赛女孩,也是哈尔斯表现平民生活的最生动的一幅佳作。画面上,女孩蓬松的黑发随意飘洒。充满魅力的大眼睛洋溢着善意的微笑,流露出清纯和无邪的本性。红晕的脸庞和微启的嘴唇张扬着青春的热情和仿佛酒意中的洒脱和奔放,也带着女性不加点缀的生命原色。敞开的领口带着不拘小节的风采,褶皱的白色衬衣、粗糙的红色的套裙,显示出了生活的困苦和流浪的艰辛。画家仿佛信手拈来,把一个带着青春气息,健康活泼、无拘无束、自由不羁的吉普赛女子描绘得清新自然,不见雕饰。
    在画中,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地抓住了人物掉头一笑的刹那,用精湛的笔触把人物微妙的心理瞬间刻画了出来,使人物的面部表情与本身的性格特征达到了高度的一致,那回眸的刹那间,随意、洒脱、无所顾忌的、真诚而又善意的一切心理都写在了脸上,赋予这幅画特别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把吉普赛女郎洒脱泼辣、自由独立,而又生活艰辛不易的人物形象准确地定格在画面上。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美目顾盼的吉普赛女郎,俊俏里带一种‘野’味儿。这位美貌泼辣、自由不羁的少女形象,几乎成了三百年来文学、戏剧、电影导演们理想的吉普赛姑娘的典型。”她也是人们心目中曾经的一种自由不羁、满面风霜而又一路歌声的永恒的流浪心结的艺术化和具体化,这也是这幅画恒久的艺术魅力所在。
    从表现技巧看,哈尔斯采取了半身构图的方式,把人物放在一个很近的层面进行表现,很好地聚焦了吉普赛女郎最本质的人物个性,把一些不必要的铺陈摆设都省略掉了,最大地突出了人物形象。对人物乌黑蓬松的头发,画家描绘得逼真写实,体现出了她随意、自然,天然去雕饰的天性。面部用细腻的笔触精心勾勒,色彩也比较浓重,特别是对主要部位的描绘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人物衣着的衬衣和裙子处理得粗糙、简洁,与人物的形象相搭配。画面背景是大块模糊的黄、黑诸色,处理得也很写意简略,起到了衬托人物主体的作用。画面上黑色的头发、黄色的脸庞与下面白色的衬衣、红色的套裙,色彩过渡自然、搭配协调,于朴素无华中尽显精神本质。整幅画构图讲究,用笔流畅,人物形象传神、逼真,于肖像画中蕴含着风俗画的风骨。
    哈尔斯的绘画作品,在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他的许多优秀肖像画作至今还是人们临摹的典范。他也是后来公认的17 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

 

29、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伦勃郎 油画 1632年 169.5×216.5厘米 藏海牙博物馆

    对大多数人来说,医学院里的解剖室,一定是个充满了神秘感的地方。在那个幽闭的空间里,交织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种种好奇与联想——戴着口罩的医生,闪烁着寒光的锋利的手术器械,长期泡在福尔马林液里的发黑的遗体,种种难以言表的气味,和那些流传多年的、关于尸体和鬼魂的恐怖传说。然而,如果你看过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成名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也许,它能够改变你对解剖室的种种神秘想象。

  这幅成画于1632年的《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伦勃朗的成名之作。它的成功,不但使得作者一举成名,而且也为他带来了大量的雇主。

  荷兰独立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在随之而来的思想自由中,产生了新兴的民族美术趣味。美术很快从神话和宗教的狭窄范围中解脱出来,把描绘对象推向了更为广大的现实生活领域。人们对于肖像画极其热衷。荷兰美术中的肖像画成为最繁荣的一种,并流行画群像。这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就是当时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委托伦勃朗画的团体肖像之一,也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一幅。

    作为团体肖像画,当时大多数作品也如今天的团体照片一样,人物是平均排列的。而伦勃朗的画作不是这样,他把所有的人物看成一个整体,设置一个特定的情节,把每个人都融入这个情节当中。但是,画中的人物要达到像本人的程度,这在没有照相技术的17世纪,是非常考验画家功力的。创作这幅画的时候,伦勃朗才26岁。但他的绘画风格已经风靡了阿姆斯特丹。

  整体来说,伦勃朗在这幅作品中突破了传统团体肖像画死板木讷的习惯,构图方式和人物神情无不显示着“解剖课”的主题情节。

  画面中一共有8个人,最右边的就是医学博士杜普教授,他是这幅画的中心人物,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解剖着手术台上的尸体,尸体臂部的肌肉清晰逼真。左边的7个人都在仔细看着教授的动作。他们的表情各异,真实可信。教授也许正在讲述解剖原理与手术实践的方法,其余的人则凝神察看,聆听教授的讲述。这种情节性肖像画不仅反映了荷兰新兴资产阶级对绘画的新要求,也展示出那个时代对于科学的探求精神。

  另外,每一个被画者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画中。在那个时代,被画者的姓名留在画面上是最高要求,这就需要画家的独特创意。为此,伦勃朗颇费心思,最后终于做出了一个巧妙的安排。他让其中一个人拿着一张纸,纸上是8个人的名字。这个处理做得非常漂亮。更巧妙的是,画家在右下角斜放着一本很大的解剖学讲义,从构图上看这一道具,也是艺术家的高妙经营。因为如此一来,纸与讲义便遥相对应,无论是纸还是讲义都不突兀,让观赏者感觉这两样东西就应该放在那个地方。

  由于伦勃朗对舞台剧极为钟爱,渐渐地,舞台剧中的灯光和布景技巧便被借鉴到绘画中,而这种借鉴让他获得被称为“黑夜中的光明”的光暗技术。因此,《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一画也成为世人研究伦勃朗光暗技术最典型的材料之一。

  画面中的光线是从左边射过来的,正好落在尸体和所有人物的脸上,人物脸部被描绘得准确传神。整幅画面结构非常严谨,层次感非常强。这正是伦勃朗最擅长运用的光的明暗强烈对比手法。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造成心理刻画的效果,使得主题非常的鲜明。受光部分的质感极为强烈,而画面的其余部分则很暗,欧洲的美术史学家称把它称之为“紫金色的黑暗”。

30、夜巡 伦勃郎 油画 1642年 363×437厘米 现藏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夜巡》是伦勃朗绘画作品中的经典之一,画面所展现的场景本来是十几个民兵白天准备出巡的情景。在班宁柯克连长的带领下,十几个射手们被错落有致地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作着外出巡逻前的准备。为了使画中众多人物看上去更随意协调,没有被强行加入的感觉,伦勃朗精心设计构图,通过戏剧性的安排交代了人物。作为肖像画,伦勃朗没有把人物安排在精心搭制的布景中,也没有示意画中人物应该展现怎样的豪情和风姿,而是完全截取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从画中可以看到,柯克连长的位置最为突出,其他人物分置则充满层次感。在光和色彩的充分配合下,画面的整体气氛颇有舞台效果。

  1642年,阿姆斯特丹的射手连长同手下的16个士兵,每人出资100盾委托伦勃朗为他们作一幅团体肖像画。结果,作品完成之后,士兵们大为不满:“既然大家出的劳酬相同,为什么有的位置显著而有的位置隐蔽呢?”这些只知拉弓射箭的士兵们既不懂光暗层次,也不知道什么富有戏剧性,因此,他们强烈要求伦勃朗重新绘制。这位严厉的画家被搞得哭笑不得,最终给予拒绝,一时这件事在当地迅速传为谈资。尽管此事最后在一些贵族的调和下,照委托书上的内容结束了,《巡夜》被民兵抬了回去,且付了酬劳,但它却影响了伦勃朗的事业发展。

《夜巡》被带回去之后,贵族太太倒是很喜欢,于是决定将它挂在门厅里。但因为太大的缘故,可惜一幅惊天之作被这些艺术的伪欣赏者自行裁掉了四周边饰。接着,便是大厅里没日没夜的宴会,泥炭的灰尘带着油烟一层接一层地敷在上面,以致在一个世纪之后,画里的白天竟被人当成黑夜,《夜巡》一名因此而来。如今,这幅几经辗转的不幸的布面油画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成为历代美术爱好者们渴望一见的珍品。

  伦勃朗以艺术家的性格和对自己创作方法的坚信,拒绝了士兵的无理要求,但他又不得不面对热心的收藏家们对自己的渐渐疏远。世俗的趣味正是那些真正的艺术家的不幸源头,伦勃朗的悲剧渐渐地拉开了序幕。先是1642年妻子在生第四个孩子时死去。第二年,这个孩子即他唯一的儿子也追随母亲而去。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伦勃朗除了无奈地把自己完全浸入在艺术国度里,他什么也不能做。

  妻子离世之后,伦勃朗的生活一天天走向艰难。从1642年到1648年,随着他在灾难中的承受和思考的沉淀,他的艺术创作步入了更深层次的阶段。

  造成伦勃朗晚年困境的主要原因,还有他的生活方式与传统道德产生了对立。妻子刚刚去世不久,整天枯坐在画室里的伦勃朗为了更好地照顾襁褓之中的儿子,就请了一位年轻村妇当家庭保姆。不久,两人发生感情并生下了一个孩子。当地教会闻知此事,给予了强烈的指责,整个阿姆斯特丹闹得沸沸扬扬。在这场舆论战争中,伦勃朗无任何还击的机会。

  1669年,伦勃朗去世了,在这之前的近20年里,他均生活在重重困境中,在作品买主不多的情况下,他只能顶着一个盛名的帽子变卖家产,勉强度日。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着自己不朽的追求。正如欧洲一位评论家所说:“只有他选择以黑暗绘成光明。”荷兰画派的没落,正是以这轮光明的沉沦而开始的。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海阔中文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