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的画作以绚烂的色彩和华丽的装饰效果闻名,他的画作也给了后人很多启发。
1、吻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7-1908年 布面油画 180x180cm 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吻》是一幅表现了对异性的爱的抽象主题寓意画,男女主人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男人的面部背对观者,看不到他的表情。他的双手轻轻地捧着女人的头,像捧着一块易碎的珍宝,他正深情的亲吻着女主人公的脸颊。男人身上的装饰都是方正色块,由黑白黄三色方块构成,象征了男人棱角分明,坚强的特质。在其腰部拴着一条流动状柔软的腰带,暗示着体内的冲动。女人的线条柔软,展示出女性曲线,在男人的环抱中,她一条手臂搂着男人的脖颈,一只手紧抓着男人的手,闭着眼睛尽情享受着幸福的感觉。她的表情是迷醉的、满足的,甚至似乎还有些害怕这幸福时刻的结束,有点小小的忧愁。女人丰富的的表情弥补了男人没有出现的面部。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圆形图案与流动的线条。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温柔圆润。两人的侧部形象采用重彩和线描,显然是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一片灿烂的金色淹没了甜蜜而感伤的两人,明艳的花朵和缤纷的图案营造出一个绚烂情爱梦幻世界。
2、阿黛尔1号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7年 布面油画 140x140cm
美国新艺廊德奥艺术美术馆藏
这幅画《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也称《埃赫特男爵夫人》。2006年6月20日,这幅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作品以1.35亿美元成交价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创下当时单幅人物肖像油画最高拍卖价纪录。克里姆特1907年创作的这幅天价画作嵌满了黄金,其描绘了19世纪维也纳的一个知名的女主人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她是奥地利制糖业富商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的妻子。画作中,阿黛尔身穿一件黄金衣服,仪态优雅、眼神迷离,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饰一只残疾的手指。她被视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也是作者最得意的画作之一。
3、女人的三个阶段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5年 布面油画 180x180cm 意大利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
这幅画作于1905年,画家运用象征的手法将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浓缩在一幅画中,这是一首不可逆转的人生三部曲,表现出画家对命运的感伤。克里姆特擅长以具象写实塑造人物,而以图案装饰环境和衣饰,达到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的美感。在这幅画上构图类似十字架,上方大块黑颜色,这可能喻含对死亡的恐怖,表现了画家生与死的观念。
4、阿黛尔2号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12年 布面油画 190x120cm 私人收藏
这幅克里姆特1912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的画像》,看上去其貌不扬,却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女人。2006年11月,欧普拉以8790万美元从佳士得拍下《阿黛尔2号》,借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做长期展览,直到2017年以合人民币10.3亿元的价格被人拍走。2017年2月9日,据彭博社报道,一位中国买家以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的价格买下了克里姆特的《阿黛尔2号》。随后,又有外媒爆料,在2015年11月有一位中国藏家以1.7亿美元从俄罗斯亿万富翁德米特手里私洽获得其代表作之一——《水蛇II》。两年内,两次过亿美金成交,不仅让世界艺术市场看到了中国藏家的实力和野心,也让人感叹市场对于克里姆特的认可和追捧。
5、艾米丽的画像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2年 布面油画 181x84cm 维也纳艺术史美术馆
克里姆特终身未娶,艾米丽是克里姆特的朋友、终身伴侣,画家唯一愿意与之合葬的人。两人相遇之时,艾米丽年仅二十三岁,由于克里姆特最亲爱的弟弟不幸早逝,而弟弟妻子的妹妹就是艾米丽。克里姆特在代替弟弟处理弟媳家庭琐事的过程中,和艾米丽逐渐坠入爱河。在这幅《艾米丽·路易·弗洛吉的画像》中,克里姆特以象征和装饰手法描绘了艾米丽肖像,东方的装饰色彩与纹样,增添了人物迷离而浪漫的气质,夸张变形拉长了的腰身,使她显得高雅端庄。立柱形的构图,迷离恍惚的色彩与掺入幻想的内涵,透出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这正是克里姆特肖像画的特点。画中艾米丽直率的眼神和放在腰间纤细的手让人感到她的自信与坚强。
6、金鱼
克里姆特 1901-1902年 油画 181x66cm 瑞士所罗桑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克里姆特为维也纳大学制作的壁画正引起激烈争论时候的作品,初名是《给我的批判者》。画的模特叫阿尔玛,是克里姆特两个至爱女人中的一个。1897年,三十五岁的克里姆特第一次遇见阿尔玛时,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女。尽管克里姆特在艾米丽身上获得了爱情,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却又出现了另一位“命运中的女人”,她有一双具智慧魅力、近似紫色的蓝眼睛,是“世纪末维也纳最美丽的花朵”,让克里姆特欲罢不能。画中的她,怪僻性感,眼波流转,红发飘动,带着笑意的红唇使她的脸愈发蛊惑动人,圆润的曲线美让整个臀部格外显眼。而克里姆特从仰视的角度对她这种姿势进行大胆露骨的描绘,不只是为了让性感度达到极致,更是要以这样无礼的姿势让无礼的批评者观看。
7、死亡和生命 克里姆特 1911年 油画 178 ×198 私人收藏
《死亡和生命》又一次代表奥地利参加国际画展,获得金奖作品。《死亡和生命》表现一个人生进程。几个不同历程的形象紧紧偎依在一起,成为一团,在宇宙中间它却只是一滴徐徐降下的水泡。画家采用单线平涂,加重东方图案装饰,人物相互重叠、凝聚,只是一个生命的胎胞飘荡在宇宙之间,左侧有象征死亡的深渊形象。通过可爱的幼儿、丰满的少女、温柔的母爱、健硕的男子和衰年的老抠等各个局部,展示一种寓意,说明人生的短暂。从生长、发育、求爱到衰亡,这是一种本质的显现。一句话,画上的装饰性形象,意味着宇宙和人生是一种物质的循环。欢乐、悲伤、爱情、声誉,在天体的运转中都是转瞬即逝的。此种画意寓有很大的宿命论与悲剧成分。无怪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观后要感慨地发出“悲剧性”的赞词。
8、海伦·克里姆特的肖像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898年 布面油画 80x60cm 瑞士伯恩美术馆藏
创作于1898年的克里姆特《海伦·克里姆特的肖像》,采用传统肖像画的“侧颜”形象,在表现手法上受以莫奈为主的印象派绘画的影响。1892年对于克里姆特来说是个分水岭,克里姆特的父亲和弟弟恩斯特相继去世,这对克里姆特造成了巨大打击,悲剧也深深影响了克里姆特的艺术理念,对“生命”、“死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克里姆特自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不仅要负担母亲、妹妹的生活开销,还要照顾弟弟的遗孀及小女儿,也因此开始与海伦的妹妹艾米丽(Emilie)密切交往,成为其一生伴侣。
9、新娘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17-1918年 布面油画 99.6x104.5cm 私人收藏
10、处女 克里姆特 1912-1913年 油画 190cm×200cm 布拉格纳罗蒂美术馆
这是一幅表现几个处女紧紧相偎在一起的情景。画家以单线平涂,加重东方式的平涂原色与图案装饰意味。人物互相重叠、凝聚,裸露的躯体部分显得饱满而蓬勃,喻示了生命的本质。应该说,这幅作品的色彩是明快、强烈,富于激情的,但是人物的表情却显得困惑与默然。这里,画家要表现的是处女时期青年女子的焦虑与身心的疲惫,也表现了生命过程的必然心态。
11、水蛇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4年 水彩画 50x20cm 维也纳奥地利丽城美术馆藏
12、水蛇2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7年 布面油画 80x145cm 私人收藏
这幅《水蛇2》是横构图,也是近乎抽象的装饰化构图。与《水蛇1》,这两件水蛇系列作品,表现了克里姆特晚年创作中追求怪异、畸形和色情的倾向。这主要是受到他的朋友、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的影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奥地利经济萧条,克里姆特本人的生活也相当清苦。
13、芭蕾演员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12年 布面油画 110x80cm 私人收藏
14、玛丽布鲁尼希的肖像 克里姆特 1894年 现实主义 私人收藏
15、向日葵园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6年 布面油画 110x110cm 私人收藏
16、满足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9年 布面油画 194.6x120.3cm 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与《吻》相比,同样是描绘自己与艾米丽的相拥,这幅《满足》却来得更为深重些,整个构图与布局给人踏实与安全感。画中克里姆特的身躯庞大,他整个人都陷入拥抱之中,这种无所畏惧的信赖,表现出了他对于心爱之人难舍难分的爱意。1918年2月6日,55岁的克里姆特因中风和肺炎在西班牙去世。他说过:“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与艺术满足所有人,那就满足少数人吧。”
克里姆特简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1862年7月14日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鲍姆加登,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母亲一直梦想从事音乐工作,但没有实现。克里姆特是家中三子四女的老二,长子。三兄弟幼时就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的天分。后来一个弟弟成为油画与壁画家,另一个子承父业成为金银工艺师。
14岁时,克里姆特获得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的奖学金,入该校就读。次年,弟弟恩斯特·克里姆特(1864-1892)也入该校学习。兄弟俩在校期间联合一位同窗成立了一个工作室,接受委托制作壁画、油画、天顶画等。1888年和1889年,克里姆特因为为新建的维也纳宫廷剧院创作壁画《戏剧的历史》,以及为美术史博物馆创作壁画,获得了由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颁发的金质十字奖章。19岁那年,他加入了“维也纳美术家协会”。30岁以前,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既有古典学院主义,也有自然写实主义,属于传统风格,可是1892年父亲与兄弟恩斯特皆去世,克里姆特的艺术理念大受影响,很快转向全新的个人风格,有说法认为他是自此需要挑起家庭经济负担。
1894年,克里姆特受托为维也纳大学大厅创作天顶装饰作品,《哲学》、《医学》、《法学》三幅画创作完成,但作品除激进的主题与取材遭到排山倒海般的批判外,更被直批“色情”。作品最终未被采用。
1897年,克里姆特等人创办“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克里姆特任第一届主席,并担任分离派期刊《圣春》(Ver
Sacrum)的总裁。“维也纳分离派”的目标是为年轻的非传统创作者提供平台,替维也纳带来外国画家的优秀作品。分离派声明没有任何宣言,也不主动鼓励任何显著的风格,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和平共存。
自创立“分离派”后,克里姆特开始将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表现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纩、色彩和光泽,创造出一种“画出来的镶嵌”效果。
1902年,为贝多芬音乐厅创作的装饰性饰带《音乐》,十分成功。1909年,克里姆特为布鲁塞尔斯托克莱特公寓的餐厅创作的壁画《生命之树》,大胆而自由地运用各种平面的装饰纹样,形成富有东方色彩和神秘意境的效果。
1890年代末,克里姆特在阿特尔湖岸一住一年,画下许多风景画。这些作品仍以精制为特征,强调结构和有象征意义的碎片,似乎他是透过望远镜在观察景色。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但非常和谐,具有繁花灿烂的装饰美。人体扭曲、修长、变形,呈现轻微颓废与轻微造作的美感。除面部和裸露的身体,人物服饰以及整个画作的背景都被满满填充进抽象的几何图案。整个画面弥漫出浓烈的抽象、象征和神秘主义气息。可是在绚烂的表相下,又总能窥见画中人的愁闷、悲伤、缄默与绝望。
克里姆特的“金色时期”为他带来了正面评价与成功,并被认为是他的巅峰时期。其代表作包括1898年的《帕拉斯·雅典娜》和1901 年创作的《朱棣斯一
Judith I
》,而“金色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则是那幅在他身后188年,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油画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像一》(1907),和创作于1907-1908年的《吻》。
克里姆特画作的另一特色是画中主角绝大多数都是女人,主题则为“爱”、“性”、“生”、“死”,生命轮回。
1918年2月6日,55岁的克里姆特因中风和肺炎在西班牙去世。
“我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著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的看看我的画。”1899年,《真相》上,裸体红发女人手握真理之镜,上方引用席勒风格的字体,“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与艺术满足所有人,那就满足少数人吧。”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海阔中文网网站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