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别针换别墅 | 革命样板戏 | 天姿影像 | 雨的旋律 | 黄永玉画 | 内画艺术 | 名人漫像 | 四月的纪念 | 精彩奥运 |
震撼世界的照片(1)
1、(美国)帕特里克.德马克林 1976年
明亮的阳光,灿烂的阳光,是生命之源。有阳光,才有万物的生长,才有茁壮的生命。在大山大川之间,万物之灵的人,万美之荟萃的人,耸立其间,这是多么壮美与豪迈的形象。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构思,塑造了一个现代的、浪漫的经典形象。背靠大自然,令我们想起了不朽的《蒙娜丽莎》,作为人文主义觉醒的象征,她把自信的微笑洒满全世界。而今天的新女性,却以更加理性与冷峻的目光投向远方,千年人类衣着文明随风飘洒,与浓云似的黑发形成对应,而打破传统,敞胸露怀地迎接阳光,溢发出现代人情怀的浪漫,时代前进了,我们不妨把这个形象与维纳斯——蒙娜丽莎一脉相承地贯穿起来欣赏。
2、1972年6月8日,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得歇斯底里,对着平民村庄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轰滥炸。照片拍摄的是一群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弹吓坏了而四处奔跑的情景,特别是中间那个小姑娘因为身上的衣服被烧着,不得不赤身露体地在路上奔跑。这个形象十分鲜明地展示了皮肉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极度恐惧。这个形象撕扯着每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的读者的心。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一下子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这幅照片逼真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显示了战争对人类灵与肉的深重伤害。美国人早已被这场远离美国而无休止的战争弄得漠然麻木了,但这幅照片重又唤醒了他们的良知,于是一场反战的浪潮重又兴起。不久,越战宣告结束,人们说,是这幅照片促使越战提前半年结束。1973年,这幅照片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同年,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又被评为年度最佳照片。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当年9岁。照片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跟踪的人物。成年后,她移居美国,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经历讲述和平的意义。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还留有当年烧伤的疤痕。
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少雨,连年干旱,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中、在瘟疫中备受折磨而走向死亡。许多记者在那里拍摄的镜头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记者前去采访旱情十分严重的乌干达,深深地为那里经受的苦难而感动。他没有一般化地去拍摄面黄肌瘦的灾民,也没有去拍摄寸草不生的干裂土地,而是拍摄了一个对比强烈的镜头——丰润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于干旱恶果的强烈感受和向社会呼吁的热望。作者大胆的画面剪裁,舍弃了对比以外的一切东西,而使人们的视觉感觉强烈而集中,强化了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使干旱带来的深重苦难在无言中得到充分展示。新闻报道摄影以瞬间纪实为使命为优势,然而,在拍摄的一瞬间,又能以恰当的构图、生动的形象冲击人们的视觉,震撼人们的心灵,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4、1937年5月,德国“兴登堡”号飞艇顺利飞跃大西洋,正要在美国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基地着陆时,因撞击建筑物而爆炸起火。这一灾难是人类的悲剧,更使德国国家尊严严重受损。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飞艇曾经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意味着将来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驾驭天空。30年代,由于飞艇的成功,德国人曾经认为未来的天空将是他们的舞台,就像英国人从前称霸海洋那样。“兴登堡”号是飞艇中最好的一只,然而却如此惨败。当时,这一事件被22架电影摄影机和许多摄影师拍摄下来。因为大家早就架好设备,对准天空,要拍摄它成功着陆的镜头,却未曾料到拍下这一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幕。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人们头脑中牢记着这个画面,这惊心动魄的瞬间。由此也可以看到摄影化瞬间为永恒的独特魅力。
5、作者是《波士顿先驱美国人报》记者,听到火警后,他连忙开车赶到现场。一边朝火场跑,一边把携带的两台相机调好光圈和快门,同时观察着着火房屋的情况。紧张中,一名消防队员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帮助已经站在太平梯上,想帮助已经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两个女孩——19岁的黛安娜和3岁的蒂亚娜。作者用镜头密切地注意每一个下落的东西,没想到却拍摄到了这桩惨剧的全过程。第二天,这组照片见报后,波士顿居民大为震惊。人们被激怒了,强烈要求当局采取措施,检修这些不太平的太平梯。波士顿政府在24小时之内对全城的楼房进行了检修,以使人们的生命得到可靠的保障。这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令人目睹了惨剧的过程,显示了摄影纪实警示社会的强大力量。这组照片荣获了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其中这一幅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年度赛中被评为最佳新闻照片。
6、美国 洛高.莫洛比托 1967年
事情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7月17日早晨,电线工人兰度.赞比安到杰克逊维尔市进行例行检查时,碰到了一根活的高压线,立刻被电击得不省人事。在附近工作的工人马上跑过来抢救。画面上是最先跑过来爬上电线杆的工人汤普逊。他发现赞比安已经窒息,马上用口对口的方法进行人工呼吸抢救。随后的工人上来一起把赞比安救落到地面,送往医院,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赞比安的生命。这是拯救生命的一吻,这是伟大的一吻。作者洛高.莫洛比托是一名有经验的记者,当他走在路上时,听到人们惊慌的叫喊,便马上跟着跑了过去,观察事态的发展,最终拍摄到这幅感人至深的照片。让世界充满爱,这个镜头让人们看到人间深深的爱。第二年,这幅作品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大奖。
7、美国(尤金.史密斯)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逐步从废墟上复苏,发展迅猛。然而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一家名叫“奇索”的化学工厂不断向海里排放含有大量水银毒素的污水,以致当地渔村许多人得了一种怪病:四肢萎缩,全身痉挛,导致死亡。史密斯得知这一情况,决定用照片揭露这种污染环境的罪恶,为受害的人们讨回公道。1971年在日本女友的帮助下,他开始到水俣村采访。在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和渔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拍摄了许多真实的镜头。厂方为了阻止他采访,雇用了打手多次袭击他,以致被打伤住进了医院。但他“九死不悔,永不妥协”,终于拍摄到了上千幅照片,完成了采访。他选出175幅出版了一本名叫《水俣》的画册,发行量达到三万册。这个专题不仅轰动了日本,也轰动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他的这些作品,有如唤起人们共同起来保护环境的警钟。
8、(美国)菲利普.哈尔斯曼
一系列超现实主义作品创作的成功,使哈尔斯曼坚信摄影创作的能动性。如实的再现是一种,意念的具象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于是他接连不断地创作出表现人的哲思与意念的作品。关于人生的苦与甜、哀与乐、生与死等等,人们思考得很多,争论得很多,这是人人面临的一个难题,一个困惑。经过反复构思,作者请来了他的老朋友和九位人体模特,经过反复设计描述,终于用七个美女构成了一个逼真的骷髅,猛然看见,令人触目惊心、恐怖万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这是七位极为赏心悦目的女人体。丑陋与美艳,可怕与可爱,诱惑与抵御,种种矛盾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何去何从?每位读者都禁不住会像男主人公一样深深的思考
9、(美国)道格拉斯.马丁1957年
1955年,美国黑人为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从蒙哥马利市开始。当时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成为运动的领袖,他主张非暴力的斗争,在争取种族平等运动中享有无可争议的领袖地位。斗争逐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957年,美国政府废除了许多不平等的种族歧视制度,这幅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荣获年度大奖的照片,十分典型地记录了当时生动的情景。1957年,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刚刚宣布解除种族隔离,黑人女学生多罗茜.考茨和其他八名同学考入当地中学,但是遇到种种阻挠,结果,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1000名空降兵到该地护送这九名黑人学生入学。但是,军队能压服暴徒,却压服不了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这幅作品中,一群男生在黑人学生后面出洋相,校方的两个护送人,神态也
截然不同,一个是坚定神圣地履行职责,一个是很不情愿地鄙视态度,似乎代表了美国人中对废除旧制度的不同态度。令人起敬的是黑人学生脸上流露的庄重与自尊,她勇敢地走进充满敌意的校园,只是为了捍卫黑人受教育的神圣的权利。
10、(美国)罗伯特.杰克逊1963年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24日,被指控为凶手的奥斯瓦尔德在押解途中又被一家夜总会的老板杰克.鲁比刺杀。一时间,形势变得极为错综复杂,至今也没彻底侦破此案。但珍贵的历史镜头却再现了刺客被刺的生动情景。作者杰克逊在得知肯尼迪被刺后,预感到事情仅仅是开始而并没有结束。因为有这种意识,他便十分关注事态的发展,因而在鲁比突然刺杀奥斯瓦尔德时,他才能不失时机地揿动快门,在这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发生的因素。被刺而痛苦万分的奥斯瓦尔德正处于画面中心。由于突然,押解人尚没有反应过来,而我们的摄影师早已不失时机地揿动了快门。
11、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埃尔西德兹。
当太阳的余晖还没有散尽,明亮的圆月已经冉冉升起。山顶飘飞着层层云雾。山脚下,静静的村庄旁,是一片静静的墓地,十字架碑闪着灼灼白光。天上地下,仿佛回荡着一曲深沉的生死交响乐。这幅作品是亚当斯的代表作,是他拍摄的最受人欢迎的一张作品。他说:“这是机遇与熟练运用技术的产物。”拍摄时,他就预感到,这是一幅卓越的影像。那时,他们正乘车在公路上行驶,亚当斯往右边一看,发现画面上令人激动的景色,急忙下车,架好8*10相机,经过一系列技术操作,按好雷登15滤镜,调好F32,时间为一秒钟,又经过精心冲洗与印制,才得到这幅杰作。
12、(法国)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1954年
这是都市生活中一个极平凡的场景。星期天,学校的假日。一个孩子——显然平时很顽皮——被派到街上去为爸爸买啤酒。可贵的是,作者捕捉了孩子十分自然真实的情绪:被委以重任而洋洋得意,特别是在虚化街景和女孩子们称赞他的眼光的烘托下,使他的神情更加突出。这种生活场景的瞬间,具有自然生动、令人玩味的情趣,显示了抓拍的魅力。
13、卡拉哈里沙漠(非洲西南部一高原及沙漠地带)的牛蛙过着极为神秘的生活。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藏在地下,裹在一层薄膜中来保持所需的湿气。它们可以数月甚至数年保持冬眠状态。直到第一场雨将它们唤醒,露出地面。我在卡拉哈里待了几个月,正赶上沙漠的干燥季节,强烈的阳光恨不得要将大地炙烤成一片灰烬。后来,下了一阵豪雨,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小草迅速探出了头,各种动物们开始出来活动,空气中充满了勃勃生机。我路过一片粘土地,这里经过前夜的雨水,已经变成了一个水坑。水坑边蹲着一只牛蛙,这对我真是一个拍摄的好机会。雄性牛蛙的领土观念非常强烈。当我悄悄地爬着接近这只牛蛙时,它没有移动。为了保持皮肤的潮湿,这只牛蛙不时地没入水中。我就趁着它入水的时候向它靠近,等它重新浮出水面时停止前进,纹丝不动。在距离它不到一个手臂远的地方,我拿出了相机。它正对着正午的阳光,在这种情况下,最佳工具是l8mm 超广角的镜头。这一镜头能够夸大牛蛙相对于周围环境的尺寸。f/22 光圈也增加了从牛蛙的鼻子到无限远的景深。将相机置于水面高度,可以制造出头部的幻影;用偏光镜使水面变暗,从而增强空中的云朵。我一直等待着,一片浮云为四周景色投下了一些阴影却又没有遮挡住太阳射在牛蛙身上的光线,这时我按下了快门。牛蛙和摄影师之间、光和影之间的互动,带来了这幅最终的画面——画面中所展示的季节更替在超现实之境中展露无遗。
14、伦纳特.尼尔森 瑞典 1975年
获1968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这个看上去仿佛从遥远星系中漂过来的3个月大的小胎儿,正悠然地靠在子宫里面。1955年,“人类家族”的展览中展出了描绘生长和童年时代的照片。尼尔森的这些照片拍摄于60年代。这张在群星中闪动着的小胎儿,喻示着人类应理性地思考自身在宇宙中的价值与命运。尼尔森一直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于是在60年代前后,他决定把人类胚胎发育的第一步过程都拍录下来。这项计划得到了《生活》杂志的支持,在4年的努力之后,尼尔森完成了任务,作品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引起了世界性轰动。
15、图中是6名被害者之一,他被24名暴徒追赶到一小巷的死角处,遭到众人大砍刀、匕首、棍棒加石块的攻击。在被折磨致死后,暴徒首领当众割断了他的喉管。此事发生在印尼暴乱后期,警方对此采取的惟一行动,是在私刑结束后,移走了受害者的尸体。印度尼西亚学生1998年5月中旬在雅加达议会大厦外集会,要求结束苏哈托总统的统治。在5月初,因为参加示威游行的学生被杀,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有着不同种族和不同宗教背景的数万印尼年轻人聚集到一起,要求对腐败政治进行清算。5月21日,执政长达32年之久的印尼总统苏哈托辞职。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屈服于抗议的压力。苏哈托的辞职并没有结束该国动荡骚乱的书面。当各个团体在为填补权力真空而明争暗斗之际,无法无天引发的混乱在全国蔓延开来。数千商人被抢、被杀。其中华人的产业及人身安全受到首当其冲的侵犯,许多华人妇女在骚乱中被有预谋地强暴,他们的家园被抢砸成了废墟。
16、罗伯特.杜瓦斯诺[法]巴黎 1953年
前面求职的姑娘正接受“面试”。巨大的失业数字令歌舞厅老板有了挑三拣四的权利。1953年,著名的摄影家罗伯特.杜瓦斯诺受《摄影记者》杂志之托,拍摄了一组关于巴黎马约尔歌舞厅的专题报道。对于当时生活十分拮据的杜瓦斯诺来说,接受杂志社这个合约意味着经济困难的缓解。但一向以拍摄严肃题材著称的摄影家,却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以风月场为主题的报道任务。然而,当他深入到马约尔歌舞厅的生活中后,却发现这里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可能代表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当时的马约尔歌舞厅规模很小,只有仅能容纳400人的观众席,它还没有雄心去争取在歌舞演出界名播全球的地位。然而靠着为换一片面包的姑娘们的大胆的裸露表演,马约尔歌舞厅最终声名远扬了。
17、维吉 纽约 1945年
“库尔斯,35岁,曾做过管道修理工。他在天堂夜总会扮作舞女跳脱衣舞。这是家专为男同性恋者服务的夜总会。”维吉报道说:“库尔斯因涉嫌在夜总会外向男性伴侣卖淫而被捕。当我前往囚车拍照时,‘她’立刻摆了副明星姿态,并且提醒我发表照片时尺寸最好大一点”。
18、维吉 1952年 纽约
往腿上抹金粉准备上场的脱衣舞女对门边那个怒气冲冲的男子无动于衷。斑驳的墙壁和杂乱的物件与前台并没什么共同之处。维吉从不让他的人物从环境中分离出来以简化画面,也从不害怕闪光灯在人物身后留下阴影。他的意思是:“我(摄影师)在,我抓拍。”完全美国式的直率。
19、庄重与浪漫似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时代特征。德马克林却将二者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将人物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位年轻的女郎,秀美而健康,她深知这一点,于是极为庄重的姿态中双眼沉稳、率直地直视摄影师,直视我们。不容回避,要你说出是爱是恨。而在庄重的形象中,秀发凌乱,上身裸露又十分浪漫。这是一个十分有人性与个性的形象,一位模特曾说:“很多摄影师都把我们当做静态生活中的苹果或者别的什么来拍摄,从不把我们当成自己。德马克林却不同。他总是抓住我们的个性。”他努力使拍摄对象的个性更加耀眼,更加灿烂,他以博大的胸怀,澎湃的激情准确地表现丰富的人生。
20、这是作者为他的好朋友,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拍摄的肖像专集《达利的胡子》中的一幅。两位艺术家相识于1940年,在拍摄中结成友谊,开始了长期而默契的合作,创作了许多令人称奇的作品。达利以揭发世界病为自己的使命。他认为自己有洞察世界的非凡的眼睛。于是作者就要求他与自己合作,用“自己演出”的精神配合拍摄,达利深知自己的表演好坏在拍摄中的地位,于是在配合中显示出比一般影视演员更强的忍耐力,因而屡屡获得成功。在这幅作品中,哈尔斯曼采用了拍摄与暗房的特技,巧妙地表现出达利有超凡的三只眼睛。作者拍摄的是现实,具有人物实态的真实感。然而又有对现实的超越,在荒诞中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夸张的艺术真实。
21、巴西 萨尔加多
即使在困苦中,即使在贫贱中,也不失坚毅与强韧,也不失自立与刚强,这就是人性的力量。萨尔加多以更多的理解、尊重、赞颂的态度拍摄的这位淘金者,虽然衣衫褴褛,浑身泥污,但仍令我们肃然起敬。在这个触目惊心的形象中,涌动着一般苍凉而粗糙的意志力。他显示了人的力量,人的自信,人的尊严,激起我们对劳动、对生命的尊重。
22、(美国)拉瑞.保罗斯 1966年
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地摄影,有许多成为了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因为这些杰出的战地新闻照片,生动地、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唤起了大众的良知,共同起来反对战争,从而为尽早结束这场罪恶之战做出了贡献。美国的战争决策者——约翰逊政府为此十分恼怒,他们说:“政府派遣到越南的记者既不称职,也不爱国。他们不应该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提出批评,甚至连怀疑也不能有。”然而,富有正义感的摄影记者认为有必要让公众知道战争的真相。他们表示:“没有一种检查制度能够阻止大众毫无成见的心理,去真诚地反对赤裸裸的暴行,反对令人作呕的行为,反对来自越南前线的令人心潮起伏的悲剧。”这幅作品令人触目惊心。直躺在地上的伤兵,如同木雕泥塑,不知是死是活。头缠绷带的黑人士兵,茫然不知方位,不知向何处去?战争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推向生死未卜的境地。据统计,赴越美军四十万,死亡四万,伤残者三十多万。拍摄战争的记者,也时时处于生死未卜的险境。但他们无所畏惧,仅在越南战争中,就有二三十位摄影记者,献出了生命。这幅作品的作者也在其中,他在越南朗那殉职。
23、人们在共同的环境中生活,看到的是共同的街景,柯特兹探寻着不寻常的视角,以便提供给人们在“同见的场景中的不见这美”。在城市街景的拍摄中,柯特兹十分重视俯摄。他说,平平常常的街景,如果换一个角度,景观就会表现出有趣的结构。这幅作品就是爬到卢浮宫对面的教堂上去拍摄的。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对前景、中景、远景这些不同景别的组合。画面给人以丰富广阔的视野和联想空间。无数次被拍摄过的卢浮宫,在柯特兹的镜头中呈现出空间的浩渺和时间的变迁,使人产生丰富的感受和想象。
24、(美国)刘易斯.海因 1908-1909年
海因拍摄的童工照片,有的以群体出现,巨大的厂房,瘦弱的群体;有的以个体特写出现,童稚的面孔,沉重的负担。这些直面现实的照片,以不可怀疑的直观性、凭证性将工厂主为了牟利拼命压榨童工的真相展示给社会。因此,激起了公众对童工制度的极大愤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终于通过了禁止使用童工的法条。海因的照片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幅作品中的男孩,在巨大的机械和昏暗的厂房里,双手无力地下垂,眼神一片迷茫。日复一日的沉重劳动,不仅使他感到疲惫,也使他对未来绝望,不知何日是尽头。这个孩子姓甚名谁并不重要,海因把他作为一个童工形象推向社会,有如警钟轰鸣。
25、摄影帮助人们用形象感知世界,驰骋想象。
能动的反映,这是认知;主动地创造,这是想象。摄影在后者又有哪些可能性呢?想象的摄像能走多远?柯特兹在这方面又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居住巴黎期间,许多“新潮”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与艺术观给柯特兹以很深的影响。柯特兹认识到摄影不仅可以“写实”,而且可以“造梦”,于是他又开始拓展影像的另一个有别于传统的发展空间。1933年,柯特兹拍摄了大量的变形扭曲人体,一改人体摄影以惟美再现作为惟一的审美定势,而把用各种技巧拍摄的变形为体、扭曲的人体,展示给人们看,仿佛在告诉人们:摄影可以写实,也可以造梦。
26、中国形容性情残忍凶狠的人便使用“杀人不眨眼”这句话。这幅在世界引起极大反响的照片可称是这句话的写照。这是一个令人震惊和反感的特别瞬间,而正是因为它被拍摄下来的时间才显得格外重要。那是1965年2月1日,南越西贡政府警察局上尉警官阮隆正在开枪击毙一个被认为是越共的嫌疑犯。这幅照片拍摄下的正是子弹打入越共头部的一瞬间。这幅照片令人产生对于法律思想的严肃反思:警官有无权力在未确认、未审判的情况下击毙嫌疑犯?这场战争值得去打吗?在南越,美国是在为民主和自由而战吗?随着这张照片知名度的升高,阮隆的声名越来越坏。他被免职后逃到美国谋生,仍不断接到辱骂与恫吓电话。
27、作者:(美国)刘易斯·海因
1925年海因对于劳动者的拍摄,不仅有出于同情而对不良生活与劳动状况的揭露,而且有对工人强壮的、英姿勃发的劳动状况的赞美,从中看出劳动者的力量和智慧。他的镜头有爱有恨,这正是海因作品的感人之处。揭露应予纠正的事情,这是大恨的表现;赞扬应该发生的事情,这是大爱的表现。因此,他的作品出于平凡的写实,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和崇高的社会价值。这幅表现工人与机械的作品,被视为表现劳动者的经典之作,紧握扳手、弓身屈臂,这是力量的表现;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这是精神的表现;强壮的身体、绷紧的筋骨和隆起的肌肉,这个有如雕塑的形象告诉我们,劳动不仅创造了客观世界,而且塑造了主体的健美。强光恰恰照射在主体上。工人,这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主人。
2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侵略,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抗击法西斯,苏联人民牺牲了两千万人,几乎第一家、每一户都有亲人牺牲。这幅作品拍摄于1942年,是在德国法西斯撤离苏联卡契城之后拍摄的。激烈的战争结束了,敌人撤走了,乡亲们涌到战场上寻找自己的亲人。在冰冷的、坑坑洼洼的、泥泞的土地上,人们在寻觅着、辨认着亲人的尸体。近景中那位抬起双臂号啕大哭的老母亲,似乎辨认出尸体正是自己的孩子。中景中正在弯腰察看的妇女,远景上默默致哀的人群,构成一幅悲痛至极的凄惶场面 。作者从寻尸者的角度去拍摄这个动人场面。但是在当时只宜宣传苏联红军的英雄气慨,便没有机会发表。直至二十多年后,196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这幅作品才被拿出来展览。它不仅在苏联,而且在意大利、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纷纷刊登,反响热烈。作品以此来控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
29、经济发展迅猛的美国到处设有沾沾自喜的广告牌。
作品中的巨幅宣传画就是美国政府自鸣得意的宣扬;衣冠楚楚的四口之家,正神采飞扬地乘着豪华轿车出游,右边潇洒的手写体写道: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比得上美国的生活方式。宣传画上端写的是:“全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幅画的下面,却是排着长队等着领救济粮的贫民。美国发达的经济并没有造福全体人民,而是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作品生动有力地告诉人们:富裕,是美国的生活方式;贫穷,也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形象鲜明的画面使人们深刻地认识了美国的全貌。正如人们所说:你要是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美国去,因为那里是天堂;你要是恨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美国去,因为那里是地狱。对比,是认识理解事物的最好方法;对比,是使作品具备有效说服力的途径。
30、、《法国夏特瑞城女奸被逐》(匈牙利)罗伯特·卡帕 1945年
法国夏特瑞城是一个小镇。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期间,一个法国年轻姑娘与德国人同居,并生下一个孩子。1945年,德国法西斯战败,法国光复。人们在欢庆胜利时,没有忘记雪耻亡国之辱。于是在赶走德国人之后,又把复仇之愤发泄到这个曾经丧失气节的姑娘身上:把她剃光了头,驱逐出城。广角镜头生动地展现人们因年龄、性格、身份、性别等不同而表现的情绪,这幅作品堪称“世像百态图”。卡帕的拍摄意图并非只是谴责这个“女奸”,更重要的是控诉战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坏与疏离,控诉战争为人们带来的可悲命运。如果没有战争,这个宁静的小镇,绝不会出现这样的闹剧和悲剧。